当前位置:首页 >>

音乐课活动教案(10篇)

发布时间:2024-10-21 18:26:50

音乐课活动教案(第1篇)

  教学目的:

  1、通过介绍民乐二胡,培养学生热爱我国民族音乐的思想感情;

  2、通过几首二胡曲的欣赏,体会乐曲所表现不同的风格,提高学生的欣赏能力;

  3、通过介绍几位音乐家,教育学生学习他们勤奋好学、开拓创新的精神。

  教学重点:

  二胡音乐欣赏

  教学难点:

  正确理解几首不同风格的音乐

  教学方法:

  直观教学法;引导想象感受的方法

  学法指导

  自主、合作、探究;愉快与启发式

  教具或教学手段:

  多媒体课件、二胡

  教学过程

  一、老师激情表演导入(师奏3分钟的二胡曲《光明行》)

  提问:

  1、这是什么?

  2、这是西洋乐器还是我国的民族乐器?

  3、它有几根弦?

  二、介绍二胡:

  因为它只有两根弦,所以取名为二胡,二胡是现代的名称,过去民间多称它为南胡、胡琴、等, 二胡看上去是一个物体,没有什么感情可以表达,但是它一但经过不同的演奏人员在技术和艺术上的加工。就会变成一个很懂感情的东西,接下来我给大家讲讲二胡的魅力所在。

  三、欣赏音乐《赛马》

  1、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音乐的名字吗?你们听了着段音乐能讲述一下你们的感受吗?(师生共同讨论,发挥自己的联想)

  2、乐曲简析:(略)

  四、欣赏音乐《空山鸟语》

  1、播放《空山鸟语》引子部分,要求学生仔细倾听,想象画面;

  2、请学生在黑板上画出自己感受到的画面;

  3、教师根据引子画出一幅简单的群山图;

  4、继续放音乐,完成画面;

  5、作者写作主要意图;

  6、作者 生平简介(略)突出作者勤奋好学;

  7、乐曲简析:(略)

  五、欣赏女子十二乐坊的音乐

  1、导入:

  2、介绍女子十二乐坊。

  3、欣赏音乐《自由》。

  4、里面的音乐和以上的音乐有什么并不同。

  5、里面二胡的演奏形式和以上有什么不同呢?

  6、音乐分析:(略)

  六、小结:

  同学们:今天我们初步的了解了一下二胡,介绍了这么多不同形式的二胡曲和一些音乐名人,希望大家象音乐名人那样勤奋努力学习,能够热爱我国的民族音乐,学习我们民族乐器,并能够更好的把我国的民族音乐开拓创新。让我国的民族音乐在中国以及全世界发扬光大,永保青春魅力。

音乐课活动教案(第2篇)

  活动目标:

  1、学会用均匀的声音演唱歌曲,和同伴保持音量上的一致。

  2、唱准歌曲中的跳音部分,表现歌曲中的踊跃和连贯。

  活动准备:

  1、木偶人或其他人偶玩具

  2、语言《小池》挂图60—54、cd

  活动过程:

  一、教师出示木偶人,引导幼儿做“回声”游戏,为演唱歌曲做准备。

  1、教师:这个人喜欢旅游。这一天他来到一座山上,感觉很精神,就大叫了一下。结果山上响起了回声。他觉得很好玩,就和大山玩起了回声的游戏。现在,我想请你们来做回声,我们一起来试一试,好吗?

  2、师生进行回声的游戏。

  教师:喂!你好!

  幼儿:喂!你好!

  教师:亲爱的大山,你好!

  幼儿:亲爱的大山,你好!

  教师:我喜欢旅游。

  幼儿:我喜欢旅游

  3、教师:回声的游戏好玩吗?这个人在山上玩了一会,又继续往前走。然后他又来到了一个地方,看到了美丽的风景,就像一幅画一样!

  二、引导幼儿欣赏语言《小池》60-45挂图,感受画面的优美意境,学习歌曲。

  1、教师出示画面引导幼儿观察,并感受画面的优美意境。

  教师:仔细看看,这个人看到了什么优美的风景?看了这幅图你有什么感觉?

  2、播放歌曲或教师范唱歌曲一遍,引导幼儿欣赏。

  教师:看到这么优美的风景,这个人很高兴,他就唱了一首描写这首风景的歌曲。歌曲的名字叫《小池》你们听!

  3、引导幼儿熟悉歌词内容,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带领幼儿学习歌词内容

  教师:谁能说说歌曲里唱了什么?

  4、引导幼儿跟着歌曲的旋律朗诵歌词。

  5、教师带领哟而逐渐把歌词和旋律匹配起来进行演唱,鼓励幼儿用均匀的声音演唱。在演唱的时候要能听到同伴的声音,并和大家的声音保持一致。

  三、鼓励幼儿感受歌曲中前后两部分不同的演唱方法,引导幼儿唱准跳音。

  1、教师:你觉得演唱这首歌曲要注意什么?

  2、教师小结:这首歌曲前面两句在演唱时,要注意有很多的跳音,后面两句则比较连贯。

  四、师生再次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音乐课活动教案(第3篇)

  一、教学目标:

  1、明确“啊”在不同的语境下有不同的发音。

  2、掌握“啊”音变的基本规律。

  3、会读、写含有语气词“啊”的音变句子。

  二、教学重点、难点:

  1、“啊”音变的基本规律。

  2、有感情读出含有“啊”的句子。

  三、课时:1课时

  四、教学过程:

  (一)课前练习:

  1、句前“啊”与句后“啊”的尝试朗读练习。

  (啊,真美!真美啊!啊,真好!真好啊!啊,真甜!真甜啊!)

  2、尝试给句前“啊”与句后“啊”注音。

  (二)师生总结句前“啊”的读音规律。(“啊”在句前都读“a”)

  (三)学生尝试句后“啊”的.读音与注音(板书课题:“啊”的音变)

  (四)句后“啊”的读音、注音的6种规律。(展示课件)

  (五)学生自我总结变音规律。(读变音表)

  (六)练一练“啊”读音并注音的有关句子。

  (七)出示去年的考试题,加深练习。

  (八)学生分组对话朗读练习。

  (九)段篇的朗读训练。

  五、课堂总结:
  掌握了啊字的音变规律,说话、朗读时就能做到正确、流利、有感情。根据“啊”字的音变,书写时可以有形式上的区分。如“呀”、“哇”、“哪”,也可以用一个“啊”字表示。但在朗读时,一定按照“啊”字的音变规律去读。

  六、巩固练习:(美文朗读)

  板书:“啊”的变音

  句前“啊” 句后“啊”

音乐课活动教案(第4篇)

  活动目标

  1、初步学习演唱歌曲

  2、在动作的帮助下,尝试表现出欢快、活泼的情绪。

  3、乐意参加集体歌唱活动,并较快的站散点进行游戏。

  活动准备

  白色木偶一个

  绵羊一只

  洋娃娃一个

  活动过程

  1、教师出示洋娃娃,向大家问好

  2、教师;大家好我是从国外来的小朋友,我有一个好听的名字(教师持洋娃娃来到幼儿的面前打招呼)

  3、玛丽讲述绵羊的谜语,引导幼儿猜测答案。

  教师,我有一个好朋友今天和我一起来的,它是个非常可爱的小动物,请你们猜猜它是谁,——身穿大棉袄,野草吃个饱,过了严冬天献出一身毛。

  教师玛丽和可爱的小绵羊,在一起回发什么事,我们一起来听一听,

  教师带领幼儿在琴声的伴凑,下念歌词

  幼儿尝试听音乐自己进行演唱

  根据音乐进行创编,结合可爱的动作,听完音乐,鼓羊的活波与可爱

音乐课活动教案(第5篇)

  教材分析

  《洗手绢》是一首具有民间童谣风格的歌曲。曲调短小、流畅、节奏具有节奏性强,运用衬词等劳动歌曲的特点。全曲使用素材节奏,旋律易唱易记,轻松活泼,生动地表现了孩子们从小热爱劳动,“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可爱形象。

  教学策略

  在不同的层面运用以审美为核心的教育理念,遵循音乐的教育规律,从学生的兴趣出发,在音乐的欣赏、创作、演唱、表演、画图、游戏等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教学内容

  1、为《洗手绢》创编动作

  2、制作手绢

  3、劳动节奏创编活动(感受二声部节奏)

  教学目标

  1、通过律动表演《劳动最光荣》引导学生体验劳动的快乐。

  2、通过为歌曲《洗手绢》创编动作,培养学生即兴创编的能力,提高表演、表现能力。

  3、通过游戏、律动初步感受二声部的节奏,培养学生合作能力。

  4、通过学生设计手绢,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1、为歌曲《洗手绢》创编动作。

  2、二声部节奏合奏。

  教学准备

  幻灯片、手绢、颜料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律动

  播放《劳动最光荣》学生边唱边表演

  师:同学们!你们注意听见曲子中有哪些小动物?它们都在做什么?

  生:小蜜蜂采蜜……

  师:你能表演一下小蜜蜂采蜜的动作吗?

  生:……

  师:你真勇敢!有哪个同学能做出不一样的动作?

  生:……

  师:你真是个爱动脑筋的好孩子!我们给他鼓鼓掌。

  【设计意图】播放《劳动最光荣》创设唱演的情境,能够在课堂伊始,诱发孩子们学习音乐的兴趣,引导孩子们忙进入角色。

  二、节奏游戏

  师:这些都是爱劳动的小动物,你们在家里、学校都参加过哪些力所能及的劳动呢?

  生:拖地、洗碗……

  师:谁能按节奏表演一下拖地的动作呢?

  生:……

  师:你的动作真形象,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出示节奏××│××│)

  生:集体表演

  师:有谁能来表演一下洗衣服的动作?记住要按节奏哦!

  生:表演

  师:你真棒!再想想有哪些不一样的动作?

  生:表演

  师:你真是个爱动脑筋的好孩子,(出示节奏××××│××××│)现在请大家一起按节奏来洗衣服吧!

  生:表演一遍

  师:老师请同学们一边拖地一边洗衣服来演奏一曲《劳动进行曲吧》看看谁表演的最好!

  (此环节渗透二声部的内容,让学生初步感受二声部的节奏)

  【设计意图】通过肢体动作感受节奏的美,培养孩子们的表现力,创造力和思维能力,为后面的教学作好铺垫。

  三、新课教学

  师:好累啊!劳动了这么久流了好多汗!(拿出手绢擦汗)哎呀!手绢脏了,怎么办呢?

  生:洗手绢

  师:手绢应该怎样洗呢?谁能用动作来模仿一下?

  生:表演

  师:真形象!这样就能把手绢洗干净了对吗?现在我们一起来唱一唱上节课学的《洗手绢》!

  (出示课题《洗手绢》)

  生:拍手唱

  师:老师想请同学们给歌曲加上动作,应该加什么动作呢?

  生:一句一句配上学生喜欢的动作,再集体进行表演唱

  师:你们真是太棒了!学会动脑筋动作了!为了奖励大家,老师用手绢给大家变个小魔术!请大家猜一猜我变的是什么?

  (教师用手绢变糖果、老鼠)

  【设计意图】以孩子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劳动,对生活中动作的模仿,创编自己感兴趣的动作,激发孩子们的想象力、模仿力、创造力、表演力。再用手绢变糖果、老鼠的小魔术,调动孩子们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调动全部感官,参与到教学中来。

  四、制作手绢

  师:今天老师带来了几张我自己做的手绢,让我们来看一看吧!

  (播放图片并解释折的形状及制作方法)

  师:现在请大家用身边的材料,制作出更美、更好的手绢吧!

  【设计意图】通过欣赏手绢,感受劳动的美,激发学生艺术制作兴趣,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审美能力、艺术实践能力。

  五、补充环节

  师:手绢不仅是我们生活中的伙伴还是我们游戏的伙伴,我们可以用手绢做什么游戏呢?

  生:丢手绢

  师:我们现在就去玩丢手绢的游戏吧!

  【设计意图】以孩子们所喜爱的丢手绢游戏,愉悦孩子们的`身心,为学生带走音乐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使课堂得到延伸,让学生爱上音乐课。

音乐课活动教案(第6篇)

  活动目的:

  一、激发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加强学生音乐知识的积累,发展学生个性特长,培养创造美和表现美的能力;

  二、提高学生音乐素质,增强竞争意识,培养团结协作的集体主义精神;

  三、学生的特长展示,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活动准备:

  一、搜集自己会唱的歌曲,可以是教材中的,也可以是影视剧歌曲或流行歌曲,可用歌本抄好备忘。

  二、整理知识题卡,可用卡片投影片做好。

  三、录音机、磁带

  活动过程:

  一、导入(音乐声中进入主题)

  师:同学们,你们都喜欢音乐吗?我想,大家最喜欢的可能还是唱歌吧!那么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音乐的殿堂,去遨游歌曲的海洋。(出示活动主题——歌曲大比拼)

  二、活动开始

  师:首先,请同学们自己推选出你们信任的评委、记时员、记分员和监督员,然后由评委宣读比赛规则。

  评委:下面我宣读比赛规则。活动分三个大项进行,即考考你的记忆力、比比你的储存量和试试你的创造力。其中,考考你的记忆力为知识问答,比比你的储存量是歌曲竞唱,试试你的创造力是让我们进行特长展示,把你的绝活施展出来,贡献同学们的掌声。接下来,我们按照座位顺序将同学们分组。

  师;下面我宣布,音乐活动《歌曲大比拼》正式开始

  (一)考考你的记忆力——知识问答(基础分50分)

  知识问答包括必答题和抢答题,每个小组必答题五道,一题10分,抢答题一共十道,答对给分,答错不倒扣分。

  (二)比比你的储存量——歌曲竞唱(唱一首加10分)

  在一分钟内,看哪个小组唱得歌最多,可只唱一句,按照数量计分,一首计一分。

  (三)试试你的创造力——特长展示(满分100分)

  教师放不同音乐,学生自由选择所听到的音乐发挥自己的才能,进行创编活动,唱歌小组可用歌声演唱,器乐小组用乐器演奏,舞蹈小组创编蹈,综合小组可创作诗歌或散文朗诵或用图画表示。

  1、学生自由组合,进行准备

  2、活动成果展示

  三、结果总评:

  评委公布各组得分情况及优胜小组

  四、活动小结:

  师;在今天的活动中,我欣喜的看到了同学们精彩的表演,不管最后的结果如何,我们所有的同学都很积极、很能踊跃,都在开心的活动中得到了音乐的熏陶,而且有的同学还给了我们很多的惊喜,就连平时不爱唱歌的同学也有很好的表现,以后我们还会举行这样的活动,希望大家有学习中不断积累,力争有更加出色的表现!好!音乐活动课到此结束,同学们,再见!

音乐课活动教案(第7篇)

  一、游戏玩法建议

  1、点兵点将游戏中尽量让每个幼儿有游戏的机会。

  2、演唱歌曲部分:幼儿边唱边做相应的动作。

  3、游戏形式逐渐递增,提高幼儿的参与兴趣。

  二、教学活动建议

  【活动准备】

  1、草帽17顶、老爷爷的装扮一套、带绳子的塑料筐两个。

  2、听过故事《猴子学样》。

  【活动目标】

  1、感受黄梅戏的曲调风格,体会其中的诙谐和幽默。

  2、尝试根据情节、角色创编动作帮助理解记和忆歌词。

  3、乐于参加戏剧表演,注意在游戏的过程中不要拥挤。

  【活动过程】

  1、欣赏黄梅戏《新猴子学样》,导入课题。

  (l)教师:你们听过黄梅戏吗?黄梅戏是安徽的一种地方戏曲。

  (2)教师完整地表演黄梅戏《新猴子学样》,幼儿欣赏。

  2、初步熟悉歌词,理解戏曲内容,了解戏中角色。

  (1)教师:戏曲里表演的是什么故事?

  (2)教师再次完整演唱并提出要求。

  教师:戏曲里有哪些角色?他们怎么唱的?

  3、幼儿初步学习戏曲中的对唱部分。

  (1)教师:老爷爷做了哪些动作?他为什么要这样做?他心里是怎么想的?

  幼儿回忆戏曲中的爷爷角色唱段并学唱。

  (2)教师:小猴子怎么学样的?师生互动,交换角色进行表演。

  (3)游戏“草帽在哪里”。

  以一对一、一对二、一对多人的递进的方式帮助幼儿掌捏对唱部分,注意根据幼儿的掌握情移时调整速度和韵味。

  4、幼儿尝试完整地演唱黄梅戏《新猴子学样》。

  5、师生分角色完整表演戏曲,鼓励幼儿根据歌词内容大胆表演。

  (1)提出表演要求,幼儿进行黄梅戏表演唱。

  教师:小猴子怎样发现草帽的?他们说了什么?

  幼儿学说黄梅戏中的说白,并学唱戏曲中的猴子角色唱段。

  (2)利用道具完整表演。

  (3)延伸游戏内容:启发幼儿最后不再学样,改变故事的情节,激发幼儿游戏兴趣。

音乐课活动教案(第8篇)

  活动目标:

  1.了解歌曲独有的京韵唱腔,初步学会演唱歌曲。

  2.能根据不同的脸谱角色,用合适的力度及动作来演唱歌曲。

  3.感受京剧的特点和魅力,为京剧是中国特有的艺术而自豪。

  活动准备:

  1.欣赏过京剧表演的片段。

  2.视频、图谱、课件

  活动过程:

  一、播放视频,体会京剧的唱腔,引导幼儿学唱拖长腔乐句。

  1.播放视频,初步感知京剧唱腔。

  (1)他们在表演什么?

  (2)他唱了些什么?是怎么唱的?

  小结:张飞生气的时候就爱乱叫、叫喳喳。

  2.再次观看视频,学唱拖长腔乐句。

  (1)引导幼儿尝试演唱

  (2)出示图谱,学唱拖长腔乐句图谱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怎么唱呢?引导幼儿随图谱进行学唱。

  小结:京剧是我们中国的国粹,拖长腔是京剧的特点。

  二、教师范唱歌曲,引导幼儿理解人物特点与脸谱的关系,初步感知歌曲内容。

  1.出示脸谱,回忆已有经验。

  有哪些颜色的脸谱?

  2.教师范唱歌曲,介绍不同颜色的脸谱及人物

  (1)这是一首什么样的歌曲?

  (2)你听到蓝脸的、红脸的、黄脸的、白脸的唱的是谁?

  (3)为什么会有不同颜色的脸谱?

  小结:京剧的脸谱真有趣,颜色不同,代表的人物性格也不同。

  3.范唱第二遍歌曲,鼓励幼儿与老师一起演唱最后一句。你听到歌曲唱了什么?怎么唱的?

  4.范唱第三遍歌曲,感受演唱的不同力度。你听到老师唱张飞和窦尔敦的声音是怎样的?黄脸和白脸的怎么唱的?每一句的声音大小有什么变化?引导幼儿初步学唱。

  三、学唱歌曲,引导幼儿用合适的力度及动作来演唱歌曲。

  1.老师大声唱,幼儿跟着一起小声唱一唱。

  小结:不同颜色脸谱代表的人物特点不一样,因此他唱歌的声音也是不一样的。

  2.幼儿集体唱。

  3.引导幼儿用合适的力度及动作来演唱歌曲。

  四、播放视频,幼儿随音乐加动作演唱歌曲。

  1.观看演唱京剧的视频。

  (1)小演员是怎样表演的?

  (2)你想加上什么动作?请个别表现,教师提升,幼儿互相学一学。我们一起来加上动作唱唱试试。

  2.幼儿随音乐边唱边表演。想不想像小演员一样来试试?幼儿随音乐一起表演。五、教师演唱歌曲,激发孩子继续演唱的兴趣。小朋友,这首歌还唱了很多颜色的脸谱,老师唱给你们听听怎么样?你还听见有什么颜色的脸谱?我们回到教室再把这些颜色的脸谱唱出来吧!

音乐课活动教案(第9篇)

  活动目标

  1、运用不同的声势和肢体律动表现不同的音乐段落。

  2、通过音乐欣赏启发幼儿分析、想象、思考、判断的能力,培养对音乐的感知以及合作能力。

  3、在参与活动中体验到积极愉快,恬静柔美的情绪情感。

  活动准备

  1、音乐:《小树叶》、《秋天的落叶》

  2、塑料袋若干

  3、树叶胸饰每人一个

  活动过程

  一、在《小树叶》的音乐声中进入活动室。

  通过感受乐曲的意境美,体会小树叶由害怕变勇敢的精神,激发幼儿不害怕事物的情感。

  二、欣赏音乐《秋天的落叶》,启发幼儿运用不同的声势和肢体律动表现不同的音乐。

  (一)分段欣赏和表现树叶飘落、被雨淋、跳舞的情景。

  1、欣赏A段,启发幼儿想象并表现树叶飘落

  2、欣赏B段,启发幼儿想象并表现树叶和雨嬉戏的场景。

  3、欣赏C段,启发幼儿想象并表现树叶转圈跳舞欢乐的样子。

  4、欣赏A段 启发幼儿想象并表现树叶宁静美。

  (二)完整表演落叶快乐的一天。

  1、完整欣赏音乐,感受秋风细雨中树叶跳舞的情景。

  2、激发幼儿用身体,大胆表现音乐。

  三、在《秋天的落叶》的音乐声中退出活动室。

  活动延伸:

  1、美工区投放树叶、颜料等材料感受秋天的色彩美。

  2、在表演区投放能发出声音的'日常用品和有关秋天的音乐,让幼儿创造发现生活中的音乐,感受音乐的神奇美。

  3、在自然角投放秋天的果实,感受秋天的硕果累累,是个丰收季节。

音乐课活动教案(第10篇)

  一、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聆听《金蛇狂舞》,感受、体验其热闹、活泼的音乐情绪,体会江南人民赛龙船的热烈场景和欢腾的情绪。

  【过程与方法】

  在感受、体验以及小组合作学习,在理解音乐作品的基础上认识聂耳及其创作特点,掌握这位革命音乐家的伟大贡献。

  【知识与技能】

  带感情哼唱作品,认识作品的创作手法,体会作品情感。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反复听赏音乐作品,体会作者表达的音乐情感,认识了解聂耳及其音乐创作。

  【难点】

  理解并掌握螺蛳结顶的传统作曲技法。

  三、教学用具

  多媒体、钢琴

  四、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1、教师为学生播放2008年奥运会开幕式的剪辑视频,并请同学们仔细留意:“视频中出现的曲子的名字是什么,你在哪里听过?”

  学生自由回答。(《金蛇狂舞》)

  2、教师总结并追问:“这样的乐曲作为背景音乐给现场营造了什么样的效果呢?”由此,顺势导入本课。

  (二)初步感知

  1、初听乐曲,乐曲表达了什么情绪?听此乐曲可以想象一幅什么样的场景?(欢腾的情绪;营造了节日氛围,表现了江南人民在节日的夜晚赛龙舟的热烈场景)

  2、请同学们通过以往的历史常识结合课前的预习,简单介绍聂耳生平,教师做适当总结。(聂耳,是我国30年代的作曲家,一生虽然短暂,但是他把毕生的精力都投入到了抗日救亡歌咏运动的创作之中,也被称为是“人民音乐家”。它的创作领域包括群众歌曲、抒情歌曲、若干电影音乐作品以及民间器乐合奏曲,代表作品《码头工人》、《铁蹄下的歌女》、《翠湖春晓》等等。)

  3、乐曲的体裁形式是什么?(民乐合奏曲)

  (三)探究学习

  1、再次聆听《金蛇狂舞》,通过欣赏和观察乐谱,学生划分乐段,教师做总结。(乐曲分为几个部分?乐曲演奏主要由哪些乐器组成?全曲由三部分反复交替组成循环结构,乐谱上已经标注了分段记号。以锣、鼓等打击乐器为主,渲染了热烈欢腾的气氛,也使乐曲民族特色更加鲜明。)

  2、分段听赏音乐作品。

  (1)分析第一段

  聆听第一段,这段音乐描述了什么场景?(比赛开始时整装待发,人声鼎沸的场面。)

  带领学生哼唱旋律。

  (2)分析第二段

  聆听第二段,并思考:这一段在情绪上与第一段相比有什么不同?作者是如何来表现的?(情绪更加热烈,节奏更加紧凑、力度加强、速度变快。)

  带领学生哼唱旋律。

  (3)分析第三段。

  听赏第三段音乐,并思考:金蛇和狂舞分别指的是什么?(金蛇——江面上比赛的龙舟,狂舞——龙舟队争先恐后竞赛的场面。)

  3、探寻音乐的创作手法。

  请同学们仔细聆听作品,并结合第三段的乐谱,教师弹琴,学生通过分组对唱、接龙的方式仔细展开思考:在这段旋律中你能否发现什么规律呢?这是一种什么创作手法?(乐句之间上下呼应、呈现出逐渐紧缩的形式,最终以简洁的单音结束全曲。这是我国传统音乐创作中经常使用的一种作曲手法,叫做“螺蛳(si)结顶”。)

  4、思考为什么运用“螺蛳结顶”这种创作手法?怎样演奏才能更准确的表达音乐情感?(“螺蛳结顶”可以很形象呈现问答句式;演奏时,一问一答要体现出一强一弱的演奏效果,形成鲜明的力度对比。整体速度稍快些,这样基本上就能把作品的整体情感准确的表现出来。)

  5、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哪些知识,得到了哪些启发?

  (三)拓展延伸

  1、教师引导同学们了解施光南的声乐作品——请同学们欣赏《打起手鼓唱起歌》以及《祝酒歌》,并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展开讨论:同样被称为“人民音乐家”的两个人,为什么在音乐创作上有着不同的风格呢?

  学生讨论,并自由发言。

  2、师生共同总结。(两位作曲家生活于完全不同点历史时期——解放前和解放后,因此,艺术家的创作与他所处的时代环境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四)小结作业

  1、师生用问答的形式,共同总结本课主旨。(结合时代背景欣赏音乐作品,弘扬民族音乐、理解多元音乐文化)

  2、下节课我们以“人民革命音乐家”为主题召开一次音乐赏听会,同学们在课下整理文本及音响资料,下节课分享。

最新知识
  • 人力资源报告(18篇)

    人力资源报告(18篇)

    人力资源报告(第1篇) 一、知识经济对企业的挑战 知识经济时代,企业要想具有竞争优势,必须寻求一种有效的知识管理方式,从而增强企业的竞争力。美国当代管理

    2024-10-21
  • 毕业生实习报告(11篇)

    毕业生实习报告(11篇)

    毕业生实习报告(第1篇) 对于毕业生来说,实习是大家进入社会体验社会的一个必经的一段经历,它使我们在实践中了解社会,巩固知识,实习又是对每一位毕业生专业

    2024-10-21
  • 感受家乡的变化作文范文1000字(14篇)

    感受家乡的变化作文范文1000字(14篇)

    感受家乡的变化作文范文1000字(第1篇) 我的家乡是人间天堂美丽的杭州。在那里,西湖如妙龄少女,亭亭玉立、婀娜多姿;钱塘江如蜿蜒巨龙,气势汹涌、奔腾万里。

    2024-10-21
  • 声音作文400字(20篇)

    声音作文400字(20篇)

    声音作文400字(第1篇) 秋天,有的人喜欢小鸟的鸣叫声,而我却喜欢小溪的流动声。 小溪边,小朋友正在拿着又扁又平的砖块打水漂,砖块就像一条条红色的小鱼一样

    2024-10-21
  • 西游记续写作文(15篇)

    西游记续写作文(15篇)

    西游记续写作文(第1篇) 唐僧师徒四人取得真经后,各自有了不同的去处。 唐僧带着沙和尚,到各个寺庙讲经说法,每天吃斋、念佛、打坐,日子过得清净平淡。 孙悟

    2024-10-21
  • 产品策划书模板(14篇)

    产品策划书模板(14篇)

    产品策划书模板(第1篇) 一、策划此次销售活动的目的 针对团队当前现状,特提出本次销售计划,经过此次活动到达以下目的: 1、让团队建设小组明白该怎样建设团

    2024-10-21
  • 上海野生动物园作文(13篇)

    上海野生动物园作文(13篇)

    上海野生动物园作文(第1篇) 上海野生动物园位于上海浦东新区南六公路178号,距上海市中心35公里,占地约2300亩,是由上海市人民政府和中国国家林业局合作建设

    2024-10-21
  • 研究报告五年级(18篇)

    研究报告五年级(18篇)

    研究报告五年级(第1篇) 大家好,这里是家庭天气播报节目。今天由我来播报我们家的天气情况。 八点到九点,我们家的天气是晴天。我妈妈很高兴,因为今天要去看

    2024-10-21
  • 《小王子》英语读后感(18篇)

    《小王子》英语读后感(18篇)

    《小王子》英语读后感(第1篇) Today,I read the book of the little prince. This book is mainly about: the little prince from the earth,and then went to

    2024-10-21
  • 创新创业计划书范文2024(20篇)

    创新创业计划书范文2024(20篇)

    创新创业计划书范文(第1篇) 为了推动我校的校园创新创业文化建设,营造浓郁的创新创业氛围,进一步引导大学生学习创业知识、树立创业意识、培养创业精神和提高

    2024-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