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的栖居作文1000字(第1篇)
亲爱的老师、同学们:
大家好!今天我讲话的主题是“赏经典诗文,品诗意人生”。诗意的方式有千百种,我最为赞赏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栖居。那闲云野鹤的生活,那悠然自得的意趣。
我赞赏安然淡定的心态诗意地栖居。“世上本无事,庸人自扰之”。以平和的心态去面对世间万物,不论是良善抑或是丑恶,用公平的眼界去看待,会发现没什么大不了的。看待问题的角度不同,得到的答案自是不同,有一句话说的好“生活虐我千百遍,我待生活如初恋”。守住本心,拥抱最单纯的自己。任落花洒满一地,我漫步游走,平静的心海不泛波澜,会为美好驻足,但心不会染上颜色,为了心灵的纯净而喝彩,我愿远离高楼大厦,只愿闲适安居一竹屋。
我赞赏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诗意地栖居。不随波逐流是外在,虽然本心重要,但外在也必须给自己打上坚强的护盾。修炼第一重,看山是山,看水是水。而这第二重,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是过程,也是很多人已经达不到的高度了。外在的言语或恭维、或嘲讽、或友善、或阴谋。当你为外人的恭维而洋洋得意之际,当你为别人的嘲讽暗自伤神之时,当你为生人的友善而激动万分,当你为他人的阴谋而满心创伤,你可曾想过,透过一层层浓雾,拨开云层,看出那些本质呢?当有一天外人的言语不再影响到你,你会发现,你已经来到了不一样的世界。最忌讳的是你成为那个别人,那个心嫉他人之人,那你就会被世俗同流合污了。反抗他,别人云亦云,从现在起,剥离他,走向另一个世界。
我赞赏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诗意地栖居。道法自然,天人合一,这才是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的最高境界。热爱自然,返璞归真。把自己投身于自然,融入自然。庄周梦蝶,亦真亦假,自在悠闲。“青青陵上柏,磊磊涧中石”。这等美景陶醉其中,幻想自己已是其中一物。“稍见青青色,还从柳上归”。明白世间生灵皆有情义,爱自己不够,还要爱他人。信少数人,爱所有人,不恨任何人。远离城市喧嚣,静听自然轻语。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是诗意地栖居。自己守初心,不与外界同污,最后天人合一。孤独却又悠闲且诗意地栖居在这片大地上。
我的发言完毕,谢谢大家。
诗意的栖居作文1000字(第2篇)
不管是有关还是无关,就像赫尔德林所说的人可以诗意地栖息在大地之上。
正因为在大地之上,我们脚踏实地人不可放弃并否认自身的社会属性,世界将人与人联系起来,构成社会,一味的推就并指认自身的孤立是违背客观的。人是有责任感的生物,我们交际携手共进,开创未来没人可以拂袖而去。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这是人生教育中基础的一课,人只有意识到与世界的联系,才会有忧患,有眼光有勇气,人与人的联系让我们收起自身的荆棘,学会包容并进而用平等的价值观去迎接未来。南非总统曼德拉曾说,人的成就来自于他人。是的我们帮助有关的人,与所有的人,现在和未来遭遇的人,与他们开创无数的远方。
然而我们真可以放弃自身而投身于大流吗?智者往往是在浮躁中醒来,是在庸俗的大流中,傲然独立的,像赫尔德林的塔楼、刘禹锡的陋室、陶渊明的桃源,智者在本能上寻求平静,这是在与世界的劣争斗,我们要学会的,便是保留住自身的独立与个性,存留住自己的诗意。
诗意是人自身个体的升华,是个人的理想的体现。它淬于现实,败于人流中,本质上它与联系并无冲突。我们大可以在与世界充满联系的同时,建立只属于自身的高塔,隔绝世俗,使自己更为纯真。
这样看来人是不可以放弃与世界的联系的,而我们也要有自身的独立自身的眼光去隔绝喧闹,保留自身的诗意。这并不是放弃喧闹的世界,人还是太微小,我们用尽全力不过只是确保自身不俗于世界罢了,尼采的话语,在自己身上克服。这个时代有关于无关都不过是人自身的选择,我们去伪存真,为的也是创造自身更好的价值。同时求得一份真诚的平静时代,发展只会越来越快,现代人愈发不能远离社交,浮于表面真实的有关应是脚踏实地的去创造的,无论是远方还是人们,而建立精神的楼塔,保存自身的诗意与烦闷的无关格局,又会有何人能做到呢?无论是有关还是无关联系了,隔绝都在这个时代流失。人们会同时失去两件宝物在天平的两端,在人性的两端。
无数的远方,无数的人们,对此的关联抑或隔绝,都要有自己的眼光与胸襟。
愿能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之上。
诗意的栖居作文1000字(第3篇)
这是一个虚像的,后现代传播的时代,电影电视网络等电子媒介传播的各种图画,“乱花渐欲迷人眼”,文字的视野逐渐远去……
这是一个信息过剩,知识爆炸的时代,各种各样纷繁复杂的信息“你方唱罢我登场”,目不暇接,传统的时尚的经典被解构……
这是一个商业大潮冲击,文化垃圾充斥的时代,太多的诱惑,太快的节奏,“山雨欲来风满楼”,谁人能潜下心寒窗苦读,耐住寂寞坚守书斋……
枯燥的散文时代,“诗人”必将隐遁,黑格尔的预言将成真吗?人,将怎样的栖居于大地?枯燥乏味?大浪冲天?读书的时代将“黄鹤一去不复返”吗?诗人的吟咏将“笑渐不闻声渐消”吗?
不!可怕的预言必将不能实现,人,应诗意的栖居于大地,读书也会千秋万代的“长江后浪推前浪”。
“人有悲欢离合”那历史的兴衰变化,时代的风云起伏,人生的平平跌跌记录在语言文字中。
“养心莫山寡欲”,那深邃的幽微慎思,精湛的人生体悟,源远的情思之始流淌在语言之中。
“淡泊以明志”那鸿鹄般的豪情壮志,那胸怀天下是我爱国之念,渗透在源远的文化经典中。
当图像不再满足视欲,但信息不再提供历史,唯有文字,在满足欲望,提供观摩。
满足沉浸历史长河,漫游未来世界的欲望。
提供美轮美奂的湖光山色,稀奇古怪的风土人情,扑朔迷离的悲情喜剧,五颜六色的人生观摩。
所以要想做一个时代的学子,追求一瓣诗意,寻求一份情趣,找到一种寄托,感受诗意的栖居,读书将会满足你。
手执书卷,李白的飘逸豪放,杜甫的雄浑苍凉,李清照的清丽婉约,恍如秋水徐徐流淌,舒逸凉爽;艾青笔下的大堰河似娴静的母亲,朱自清的月色荷塘令人心旷神怡。面对书页走进但丁的神曲,聆听雨果的钟声,凝视惠特曼的圣火……此时,无物无私,心若止水,走进了人生的诗意沉思,走进了五彩缤纷的艺术世界。
明代于谦说“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总相亲”实际上读书是在读朋友,读书陪伴寂寞时不寂寞,孤单时不孤单,贫困时能摆脱贫困,不幸时,能丢掉痛苦,肩负重担时忘记负担,痛苦是忘掉痛苦……经常能够与相熟或者陌生的朋友聚会,做一次精神的会餐。淡泊的庄子,悲愤的屈原,放浪不羁的李白,忧郁的曹雪芹,幽默的马克吐温,这些久远的先哲圣贤从书中走来,引导我们远离喧嚣不堪浮躁不堪的尘世,接通智慧的电源,开启哲理的电光,从此精神进入没有杂质没有功利贪婪的清净桃花源。
罗丹说:生命之泉,是由心中飞涌的;生命之花,是自内向外开放的。读书能够增加人文的涵养,过人的气质高明的智慧,心灵的清澈度。
在读书中,贫穷与富贵,高尚与卑微得到暂时的平等;容身的陋室与宫殿远遁于遥远的虚无,书中人文的涵养“随风潜入夜”融入了读者的言行举止中,使人生发出一种出众的气质,所谓“腹有诗书气自华”。
高明的智慧在气质中不断的生长茁壮,对人生有了更为健康的态度和方略,批评是健康的批评而不是大言欺世。痛苦是有为的痛苦,不是类似吸毒的反应。鼓舞是健康的鼓舞不是牛皮山响。成功是清醒的成功,不是范进中举。
在全新的世界里,在春雨的润泽下,在高明的智慧中,污浊之气得以荡涤,心灵得以精华与滋养。
你是一只快乐的鸟就应该有一方自由的天空;你是一条自由的鱼就应该有一片浩渺的水;你是一个时代的骄子就应该有浓墨书香相伴。
读书吧!
读书不能改变生命的长度,但能改变生命的宽度。
读书不能改变生命的起点,但能改变生命的终点。
读书吧!
诗意的栖居于大地!
诗意的栖居作文1000字(第4篇)
莎士比亚说过:“书籍是全人类的营养品。”是啊,书不是食物,不能使我们温饱,却可以令我们更加充实;书不是衣服,不能为我们御寒,却可以使我们变得美丽;书不是时钟,不能计录时间,却可以激励我们奋进。
它,是知识的海洋,是理想的风帆,是进步的阶梯。
手握书卷,沉浸墨香。我可以穿越千古,聆听先人圣贤对我们语重心长地孜孜教诲;我可以直面圣人,领略他们高尚的人格,不老的雄姿;我可以横跨江南,感受祖国的壮丽山河,体会大江南北间的独特魅丽;我可以知人冷暖,常常设身处地地多为别人考虑。
读书,可以改善一个人的品质与心灵;读书,可以增长人们的智慧和修养;读书,可以使人坚忍而执着。
读书使人明智!
如果说,我们就像刚刚燃烧起来的火焰,那书就是一根柴木;如果说,我们就像刚刚流出的泉水,那书就是一颗水珠。也许,一本书看起来微不足道,但我们只要坚持不懈地读书学习,手不释卷,我们的精神世界就可以得到提高;道德修养得到升华;思想境界得到陶冶。
民族的振兴是一本本好书堆积而成的,悠悠五千年的历史沉淀,是文化复兴的引言。读好书,好读书,读书好。
它是我们民族文化的根!
它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有如河面的浪,水中的波,字字相连,句句相印,共筑文化长城。
让我们乘此东风,正如海明威所说“诗意的栖居。”
诗意的栖居作文1000字(第5篇)
如果说屈子、太白是执著于自己的精神家园的话,那么史铁生就是自己精神家园的建造者和守望者。
在静静的破败的地坛中,聆听着风儿与大地的交响曲,体味着自然界细微的变化,欣赏栖居着鸟儿的断壁残垣,心却一直在进行与命运的对话。
他的生命和写作紧紧的联系在一起。他把写作当作了自己生命的延续,更加专注于自己的写作,而专注使写作更加单纯。自由的心灵在广阔的世界里飞翔,撞出了美丽的火花。
他是莲,写作是一片平滑于风中的叶,挡住发霉的风,遮挡浑浊的雨,让生命的莲花在灾难悲伤与绝望的贫瘠土壤中开得更加纯与净。
诗意的栖居作文1000字(第6篇)
以死可以明志,以生可以践志。
一袭白衣,挥剑断愁。历史格外垂青李白。一千多年后,一个少年神奇地出现在文学史册上,这个站在盛唐中间的你——太白。假如长安城太小,装不下你的壮志豪情,那就离开吧,回到民间,回到最初的你。假如贵妃捧墨,力士脱靴仍不是你想要的生活,那就离开吧,何必违心取悦于帝王,粉饰一个太平盛世。于是,你一挥剑,“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剩下三分啸成剑气,绣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
有人说,你的豪放不羁造就了你的傲岸,而你的傲岸造就了你的与世独立,一生只能与明月为友,伴酒而眠。
你是一个极不安分的文人。眼前的一切虚荣繁华富贵不是你想要得到的,心如不系之舟,于是你只能离开,离开那个摧眉折腰的朝廷,离开那个令人不得开心颜的尘世,去寻找能安放白鹿的青崖,寻找桃花潭边的美酒,寻找雪花大如席的轩辕台,寻找那一叶日边来的孤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