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影子》的教学设计(10篇)

发布时间:2024-10-21 18:26:50

《影子》的教学设计(第1篇)

  一、教材分析

  《太阳与影子》主要是让学生通过观察物体影子的变化,知道产生影子的条件;能根据阳光下影子的变化分析影子变化的规律,能根据阳光下影子的变化推测太阳位置的变化;知道利用太阳辨别方向的方法;进一步感知人类生活离不开太阳。使学生能够关注日常生活中的自然现象,激发学生探究身边科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二、学情分析

  孩子们每天都在经历太阳的运动和影子的变化,对此孩子们有丰富的体验,但这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重复变化,却往往被孩子们忽视。本课通过丰富多彩的探究活动,让孩子们真切感觉到太阳和影子的运动和变化规律,认识到太阳的运动与影子之间的关系,感悟到司空见惯的现象中往往包含着值得我们探究的科学道理。

  三、教学目标:

  1.能做控制变量的探究影子形成的实验,并作实验记录;能将观察到的现象用语言或图画描述其形态特征。

  2.尊重通过实验获得的科学证据;愿意合作与交流;乐于用太阳与影子的知识科学地应用于生活实际。

  3.知道产生影子的条件;知道太阳每天在天空中运动的模式;认识一天中温度和影子的变化与太阳的运动有关;能利用太阳辨认方向。

  四、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知道影子产生的条件,知道一天中阳光下物体影子的长短和方向的变化规律。

  教学难点:能利用简单的器材做简单的观察实验,并能利用太阳和太阳光下物体的影子来辨认方向。

  五、教学准备

  课件、透明纸、手电筒、铅笔、尺子、橡皮等。

  六、教学过程

  (一)谜语导入,引出课题

  1、同学们,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个儿歌。可是老师刚才发现漏了几个字,谁来帮老师填上?(影子)看来太阳和影子真是一对形影不离的好兄弟。那太阳和影子有什么关系呢?这节课,我们就来一起研究太阳和影子的关系。(板书课题)

  关于影子你还知道哪些?你平时观察到的哪些物体有影子?

  2、除了刚才说的这些物体有影子,我们的手也有自己的影子,下面就请同学们观看一段手影表演。(播放视频)

  3、请学生到黑板前表演手影。

  (教师等第2个同学表演的正起劲时,突然关闭手电筒,表演无法进行)咦?影子怎么看不见了?(根据学生交流,板书:光)

  4、师:刚才我们用的是手电筒的灯光,除了灯光,还有什么情况下能产生影子?(灯光下、月光下、阳光下……)

  师:看来大家知道的还真不少,灯光下、月光下、阳光下都能有物体的影子。是不是所有的物体有了光都会有影子呢?(生猜测)

  教师出示一系列的物体:书、黑板擦、粉笔、透明塑料纸……(预设:学生发现透明塑料纸没有影子,追问:为什么?从而得出透明的物体没有影子。)

  师:这么说,要想有影子,还需要有——(板书:不透明的物体)

  引导总结:通过刚才的交流我们知道,要想看到清晰的影子需要光和不透明的物体。那同一个物体的影子在一天中,长短和方向有没有变化呢?

  (二)合作探究、实践方案

  师:(课件出示观察记录单)课前老师已经让大家观察了一天中早中晚太阳位置的变化,以及同一物体的影子在一天中长短和方向的变化,下面请同学们先在小组内交流一下你们的发现,填好观察记录单。

  师:刚才我看大家交流的很热烈,哪个小组来交流一下?一天中太阳的位置有什么变化规律?学生小组交流!教师巡视,倾听!

  生交流。

  师:你能用手来示范一下太阳一天的运行轨迹吗?(生演示)全体同学一起来演示。

  生继续交流。

  生:早晚长,中午短。

  师:这是咱们日常生活中观察到的,那么这个结论究竟是不是真的呢?(板书?)猜想和假设是科学研究的方法之一,但只有实验验证才能得出正确的答案。

  那么,要想做这个实验,都需要什么材料呢?(光和不透明的物体)

  我们可以用什么来代替光?用什么来代替不透明的物体?

  现在请各小组根据老师提供给你们的实验材料,来讨论一下你们组准备如何设计实验呢?小组交流。

  学生验证,教师巡视。

  (三)汇报交流,得出结论

  师:看到大家研究的这么投入,肯定有结论了。谁想来汇报你的研究结果以及你们的发现。(请两个组的同学来汇报)

  师:别的组还有不同意见吗?看来,通过实验,我们验证了我们的观察是正确的。(擦除?)

  师:太阳位置的变化,使影子的长短和方向发生了变化,那么,还能引起什么变化呢?(预设:早晚温度低,中午温度高。)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教师手持手电筒演示、讲解:早晨太阳斜射地面,地面温度低;中午太阳直射地面,地面温度高。

  (四)拓展应用,解决问题。

  师:(指板书)一天中太阳位置的变化能引起影子的长短和方向发生变化,温度也会发生变化,那么这些变化与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关系呢?

  1、生:利用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来辨别方向

  出示第一幅图:早晨起来,面对太阳,前面是东后面是西,左边是北右边是南。

  师:以后万一我们迷失了方向,相信大家肯定能用今天学到的知识来帮我们认路。

  2、出示第二幅图:塑料大棚在冬天要到快中午的时候要把草连揭开,让太阳光照进大棚提高棚内温度。到了傍晚前要及时把草连放下来,保持棚内的温度,有利于蔬菜的生长。

  3、还可以估计时间。

  4、早晚多穿点衣服,中午少穿一点,避免感冒。

  5、遮光窗帘。

  6、树荫下乘凉。

  (五)总结延伸

  师:万物生长靠太阳,太阳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那么古代人们没有现在的手表以及其他计时工具,他们是怎样知道时间的呢?同学们猜猜看?生:交流!

  师;你们看这就是日晷(出示图片),他就是我国古代劳动人们发明的计时工具,如果大家想进一步了解有关日晷的资料,课后可以到图书馆或上网查一查,相信你会有更多的了解,这节课就上到这,下课!

《影子》的教学设计(第2篇)

  教学目标:

  1、学生能认识本课10个生字,写好本课7个生字。

  2、学生能读懂课文,学习用“一会儿……一会儿……”练习说话。

  3、学生初步了解影子的变化。

  4、培养学生善于观察的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

  重点:学生能认识本课10个生字,写好本课7个生字。学生能读懂课文,学习用“一会儿……一会儿……”练习说话。

  难点:学生初步了解影子的变化。培养学生善于观察的好习惯。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师:小朋友,老师有一个谜语,谁能猜?

  一只小黑狗,沉默不开口。

  你停他也停,你走他也走。

  谁知道影子有什么变化呢?丁丁发现自己也有影子,而且还变来变去的,很有趣。我们一起来看看好吗?

  板书课题:我的影子

  二、初步感知,合作识字

  1、自读课文,标出不认识的生字。

  2、听教师范读,要求听清楚字音。

  3、同桌互相听读课文,遇到障碍互相帮助。

  4、小组内学习要认识的字,组长做好记录。

  5、教师出示字卡,巩固识字。

  6、展示读课文,师生共同评价。

  三、学文解趣,点燃火花。

  1、学文。

  丁丁说自己的影子很有趣,你认为呢?你从哪些地方能看出来影子有趣呢?

  一会儿这样,一会儿那样,变得真快,能用“一会儿……一会儿……”说句话吗?

  你们还知道那里有影子?我们在阳光下看到的影子是怎样的?

  2、课后质疑

  学生提问题。

  四、课外延伸,自主探究

  在阳光或灯光下做影子游戏,并记下影子变化。

  查一查,问一问:影子为什么会变化?

《影子》的教学设计(第3篇)

  〖活动目标〗

  1. 初步了解影子的特点。

  2.学会在玩中有所发现,并初步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能力。

  3.感受发现的快乐、学习的快乐。

  〖活动准备〗

  (一)学情分析

  好玩、好奇是低学段学生的天性,他们对一些直观呈现的事物、符合自身实际的游戏活动是非常感兴趣的。但同时,也要看到这一阶段的学生好动,在活动中兴趣的持久度不够,注意力容易随新刺激的出现而发生转移。因此,在本次活动中,希望通过组织学生到操场和影子玩、画影子的活动,让学生对活动感兴趣,并在感兴趣的基础上使他们的情感态度和知识等有所发展。

  (二)物质资料准备

  粉笔、皮尺。

  〖活动时间〗

  1课时(室外)。

  〖活动过程〗

  (一)儿歌激趣,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我们都学过一首儿歌《影子》,还记得吗?

  学生背诵儿歌。

  师:你们从这首儿歌中知道了什么?

  生1:影子会一直跟着我们。

  生2:我们都有影子,影子就像我们的朋友。

  生3:我做什么,影子也做什么。

  (二)观察影子,画影子

  师:同学们,想到操场上看看我们自己的影子吗?

  组织学生到操场集合。

  师:今天的天气真好,影子们也想出来晒晒太阳了,同学们快来找一找,老师的影子在哪里?

  学生观看自己和伙伴的影子。

  师:你们观察自己的影子,发现了什么?

  生1:我们都有影子。

  生2:我一动,影子就跟着动。

  生3:影子很调皮,不老实。

  师:是吗?谁在调皮呀?

  师:关于影子,同学们知道得真多。今天我们要画影子,就是用粉笔圈出地上的影子。不过呀,不画乱动的影子,要画老老实实的'影子,可影子这么调皮,东动一下,西动一下,怎么画呢?

  生1:我们自己不动,影子就会跟着不动。

  生2: 邓老师,我们可以摆姿势吗?

  师:当然可以,不过摆出姿势后还不动,这可有点高难度,就看你的了。

  生3:我们还可以把脚印画下来,免得我们动了以后,找不到地方。

  师:同学们的建议真不错,那谁先来给我画?请一学生画,教师适当提醒,其余学生观察。

  师:你看见他是怎么给邓老师画影子的?

  生:他是跟着影子的样子画的。

  师:是呀,所以画的时候别着急,粉笔跟着影子的轮廓仔细地画。好了,现在我要把我的名字写在影子上,这可是我的影子。

  学生分小组画影子,有的敬礼,有的踢腿……千姿百态,画得兴致勃勃。

  教师到各小组巡视指导。

  (三)有创意地和影子玩游戏

  师:都说影子是我们的好朋友,你们想和影子玩游戏吗?

  生:想。

  师:你愿意怎么和影子玩儿?看谁想的和别人不一样。

  生1:我和影子比赛跑。

  生2:我想和影子做一套体操。

  生3:我要和影子转圆圈。

  生4:我们几个好朋友想玩“踩影子”。

  ……

  师:你们的想法都很有趣,但要注意玩得开心时别忘了要观察自己的影子,还要离我们刚才画影子的地方远一点,免得踩花了自己的影子。

  学生自由玩游戏。

  师:刚才同学们在阳光下同影子一起游戏,你们发现影子有什么特点了吗?

  生1:影子一直跟着我,而且我们的脚是连在一起的。

  师:你是怎么玩的?

  生1:我练习齐步走,又跑,又转圈,影子都跟我在一起。

  师:你不仅会玩,还很会观察呢!

  生2:老师,我的影子好矮呀!比老师的矮。

  生3:影子黑乎乎的。

  生4:影子就是我们自己的样子,但是没有眼睛、鼻子。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4:不管我跳舞,还是和伙伴跳皮筋,影子都和我一样,但我哈哈大笑时,我看不到影子的表情,原来影子就是黑乎乎的一团。

  生5:无论我怎么和影子一起玩,影子一直朝教学楼这一边。

  生6:那是西边。

  师:说得对,快看看,太阳在哪边?

  生:东边。

  师:是呀,太阳在东,影子就在西。

  教师小结影子的基本特征。

  (四)比较影子

  请学生回到刚才画影子所站的地方,做出与刚才相同的姿势,观察影子有什么不同。

  师:你们发现了什么?

  生1:影子怎么不一样啦?

  生2:影子变地方了。

  师:影子跑到别的地方去玩了吗?

  生:不是,是影子指着另一个地方了。

  师:哦,是影子指的方向发生变化了,你会恰当地说出你看到的现象了,真不错。

  生1:影子变短了。

  生2:我的也是。

  师:都变短了,那短了多少?怎么才能知道呢?

  生:用尺子!

  师:什么尺子?怎么用?

  生:用很长的尺子,量一量两个影子的长度,一算就知道了。

  师:瞧,老师这儿有个皮尺,可以用你们的办法来量一量,算一算。可是我没有这么多皮尺给大家,还有什么办法呢?

  生:我们轮着用。

  师:也是个主意。还有别的办法吗?想想你的手里还有什么工具?

  生:学生尺。

  师:学生尺,没有影子长,怎么用呀?

  生1:我们可以用学生尺一点一点地量两个影子有多长,再来算一算。

  生2:还可以先比一比,长影子比短影子长多少,再用学生尺量。

  ……

  师:那好,先把你现在的影子画下来,再来量一量、算一算。

  (五)总结延伸

  感谢影子给我们带来了这么多欢乐。看来影子的作用还真不小呢。不过影子离不开谁呀?我们还可以和影子玩更多的游戏,比如手影戏。下课后都来试试吧!

  〖教学反思〗

  学生在和影子一起玩的游戏中,好玩的天性展露无遗,他们像小鹿一样奔跑,像小鸟一样翱翔,像蝴蝶一样起舞……“会玩的孩子才是聪明的孩子”,学生都在玩中有所收获,他们的发现多么可贵啊。在他们眼里,影子是他们相依相随的朋友,影子没有长眼睛鼻子……让学生“在玩中发现,在发现中探索”是教师努力想做到的,也为了这个目标,教师让学生回归游戏的乐园――操场,鼓励他们用各种方式和影子玩游戏。正是这种信任、鼓励,让学生玩得开心,学得轻松,探索的兴趣也渐长渐浓。但让教师感到有些遗憾的是,游戏过程中的探索活动开展得还不是很深入,学生在活动中新生成的对影子特点的认识还不够多,希望能在下一课时测量影子时有所补救。

《影子》的教学设计(第4篇)

  教学目标

  1.经历实践、探索的过程,了解平行投影的含义,能够确定物体在太阳光下的影子。

  2.会用观察、想像,了解不同时刻物体在太阳光下形成的影子的大小和方向是不同的。

  3. 了解平行投影与物体三种视图之间的关系。

  教学重点

  探讨物体在太阳光下所形成的影子的大小、形状、 方向等。

  教学难点

  平行投影与物体三种 视图之间的关系的理解。

  教学方法

  观察实践法

  教学内容及过程备注

  一、创设情境、实例导入

  引言:影子是我们司空见惯的,但你知道其中的奥 妙吗?

  概念:物体在光线的照射下,会在地面或墙壁上留下它的影子,这就是投影现象。

  二、操作感知、建立表象

  实践:取若干长短 不等的小棒及三角形、矩形纸片,观察它们在太阳光下的影子。

  提问:如果改变小棒或纸片 的位置和方向,它们的影子发生了什么变化?

  概念:太阳光线可以看成平行光线,像这样的光线所形成的投影称为平行投影。

  议一议

  提出问题:

  1.在三个不同时刻,同一棵树的影子长度不同,请将它们按拍摄的先后顺序进行排列,并说明你的理由 。

  2.在同一时刻,大树和小树的影子与它们的高度之间有什么关系 ?与同伴交流。

  学生观察、交流。

  做一做

  某校墙边有甲、乙两根木杆。

  (1)某一时刻甲木杆在阳光下的影子如图4-12所示,你能画出此时乙木杆的影子吗?(用线段表示影子)

  在图4-12中,当乙木杆移动到什么位置时,其影子刚好不落在墙上?

  (3)在你所画的图形中有相似三角形吗?为什么?

  学生画图、实验、观察、探索。

  议一议

  小亮认为,物 体的主视图实际上就是说物体在某一平行光线下的投影(如图4-13),左视图和俯视图也是如此, 你同意这种看 法吗?先想一想,再 与同伴交流。

  学生观察、理解、交流。

  三、随堂练习

  课本随堂练习

  学生观察、画图、合作交流。

  四、课堂总结

  本节课通过各种实践活动,促进大家对内容的理解,本课内容,要体会物体在太阳光下形成的不同影子,在操作中观察不同时刻影子的 方 向和大小变化特征。

《影子》的教学设计(第5篇)

  教学目标:

  1、认识11个生字,两个偏旁“犭”、“宀”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学会识别“前、后、左、右”四个方位。

  4、认识有关“影子”的一些现象。

  教学重点:识字

  教学难点:识字、朗读和背诵课文

  教学准备:教学课件、生字卡片、太阳图片、小布熊

  课前准备:和学生玩“踩影子”游戏。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趣味揭题

  1、同学们看看你的左边是谁?右边是谁?来完成小黑板上的“我会说”

  出示小黑板

  我会说

  我的左边是(),右边是(),他们都是我的好朋友。

  请学生说(适时强调学生说完整话)

  2、除了前后左右的同学以外,你还有一个好朋友,你知道它是谁吗?(可以通过课间游戏“踩影戏”引导学生回答“影子”)

  3、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渗透学法

  1、你们知道课文是怎样写我们的“影戏”朋友吗?请孩子们打开书81页自己读一读吧!遇到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2、接下来请孩子们将82页生字条里的生字在课文里圈出来,并把拼音标在生字里。(可根据学生的速度让速度快的同学先自己拼读)

  3、小黑板整体出示生字,学生集体拼读。

  4、出示带拼音生字卡片开火车认读。

  5、生字:你记住了哪些生字,怎样记的?可以用动作表示出来吗?

  (1)同桌小朋友互相交流,全班交流,教师引导学习识字方法:加一加、减一减、猜谜语、编童谣等,并引导好朋友合作演示前──后,左──右等字义。

  (2)相机指导“狗”中的“犭”出示带拼音的偏旁卡片,认记偏旁名称:反犬旁。

  6、游戏识记同音字:他、她、它

  (1)来做一个游戏:老师请一个小男孩、一个小女孩,再请一个孩子帮忙。(给第三个孩子手里给一个小布熊)

  (2)老师手里有三张卡片不知道该给他们三个谁?出示卡片“他”“她”“它”谁来帮老师发给他们。

  (3)请学生完成。引导学生总结三个“ta”的用法。并同时讲解“它”中的偏旁,出示带拼音的“宀”偏旁卡片,教学生认记。

  7、小结:记生字的办法多种多样,只要我们善于观察,多开动脑筋,就能学得又快又好!

  8、出示去拼音生字卡片男女生赛读。

  9、“找朋友”游戏:一名学生拿去拼音生字卡片,把拼音卡片发给其他同学。拿生字卡片的同学出示一张生字卡片说“我的朋友在哪里?”拿着相应拼音卡片的同学说“你的朋友在这里”同学们齐声说:我们的朋友就读......(读该生字三次)

  三、熟读课文,质疑、合作解答

  1.将生字放在课文里你还认识他们吗?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开始吧!

  2.同学们课文读完了你有什么问题考考老师吗?(学生自由提问教师引导提以下问题:

  影子为什么一会儿在前?在后、在左、在右?

  影子为什么像小黑狗?

  影子为什么常常跟着我?

  ……

  3.同学们提的问题真好,老师也想赶快知道答案,请同学们认真再一边读课文一边思考,读完后告诉老师答案好不好,孩子们开始吧!

  4.孩子们读的真好,请同学们和老师一起做个游戏后,然后回答第一个问题:影子为什么一会儿在前?在后、在左、在右?

  (1)请一名学生扮演老师的老师的影子。

  (2)教师手拿太阳图片分别放在自己的前后左右四个方向,问:“我的影子呢?”扮演影子的学生站在相应的位置。

  5.通过刚才的游戏同学们回答:影子为什么一会儿在前?在后、在左、在右?

  (引导学生回答影子的位置和光线有关系)

  6.播放有关影子的原理的教学课件。原来影子是这么回事呀!刚才同学们看了之后,谁能告诉老师影子为什么像小黑狗?(因为物体把光线挡住了|)

  7.刚才同学们都说影子是自己的好朋友,因为它常常和我们在一起,那么为什么影子常常跟着我?可以同桌讨论,汇报总结(因为只要有光线的地方就有影子)

  8.同学们我们的影子朋友就像一条调皮又可爱的小黑狗时刻陪伴着我们,你们喜欢它吗?(喜欢)那么谁愿意把喜欢的感觉读给大家听呢?

  9.请一名学生朗读。(强调其他学生学会听别人讲话)

  10.同学们四人小组说一说你还知道有关影子的其他知识,告诉你的小伙伴。汇报总结。(教师在时间的允许的情况下将“杯弓蛇影”的成语故事)

  四、小结,试背

  1.同学们今天我们新认识了一个好朋友是谁?

  2.影子的产生和什么有关系?

  3.影子是什么颜色的?它像什么?

  4.你们交这么好的一个小伙伴高兴吗?那么就请同学们把书合起来面带微笑高兴的把这篇课文背一下吧!

《影子》的教学设计(第6篇)

  教学目标:

  1、认识11个生字,会写4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学会识别“前、后、左、右”四个方位;认识有关“影子”的一些现象,领悟“影子常常跟着我”的含义。

  教学重、难点:

  1、认识11个生字,会写4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认识有关“影子”的一些现象,领悟“影子常常跟着我”的含义。

  课时安排: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游戏引入,出示课题。

  1、课前开展体育游戏:同学们,我们一起到操场上去做“踩影子”的游戏,好吗?在踩影子的过程中,要注意观察,用脑思考:你发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有什么感受?

  2、教师和学生一起游戏,边玩边引导学生观察,启发学生发现影子的特点。

  3、板书课文题目:影子。

  (1)指导学生读课文题目。

  (2)指导识字: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影”这个字?

  二、充分朗读,自主识字。

  1、师:有一个小朋友和我们一样玩过踩影子的游戏。他还写下了一首儿歌,你们想知道这首儿歌是怎么写影子的吗?请打开书自己读一读吧!(自由读文)

  2、教师组织学生自由读课文。

  3、创设情境,进行“摘葫芦”游戏,检查字音,识记生字。

  (1)教师创设情境:同学们,葫芦兄弟来了,他们有了新的名字。你能叫出他们的名字吗?(生试读)

  (2)下面我们来开火车,看哪列火车开得快,开得稳。(个别读)

  (3)看,写有葫芦娃名字的拼音帽子被摘走了。现在如果你还能准确地叫出他的名字,那这个葫芦娃就是你的好朋友了。(齐读)

  (4)指名“摘葫芦”,其他学生跟读。

  (5)教师进行激励性评价。

  4、师:你记住了哪些生字宝宝,是怎样记的?教师指导识记重点生字。

  (1)编谜语:两个月亮手牵手——朋。

  加一加:反犬旁加“句”——狗;足字旁加“艮”——跟。

  (2)在识记“前、后”时,让学生说说自己的前、后、左、右分别是谁。

  (3)教学部首反犬旁和宝盖儿。出示“狗、它”。

  辨字:出示三张图片,(男、女、动物)“他、她、它”是我们的好朋友,你能帮它们找到朋友吗?

  (4)小结:记生字的办法多种多样,只要我们善观察,多动脑,就能学得又快又好!

  三、整体感知,引发思考。

  1、指名读课文,请同学们边听边想:你读懂了什么?

  2、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出示图片,指导观察:影子都像什么?为什么说影子像小黑狗,是好朋友?说影子是个“小花狗”行不行?为什么?

  四、指导写字。

  1、出示田字格中的“我”字,引导学生观察:看看这个字像什么?

  2、教师示范“我”字的写法,学生边观察边书空。

  3、练写。(教师巡视指导,对个别写得不好的同学加以鼓励和提示。)

  4、展示学生作品,相互评议。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激发兴趣。

  1、导入: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影子》这课的字词,现在我们要进行一个小游戏:“小小擂台赛”。看看谁字词掌握得好,我们分组进行比赛,大家有信心取胜吗?

  (1)游戏:开火车。(看拼音读字)先带拼音读,再去拼音读,开火车读,学生分组读,评价并记录赛读结果。

  (2)读词。出示森林中的许多小动物,教师提出要求:请学生选择自己最喜欢的小动物,每个小动物身上有一个词语,全体认读词语。

  2、过渡:大家都会认读生字宝宝了,课文肯定读得更好了。相信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同学们一定会从课文中发现更多有趣的知识。

  二、再读课文,深入理解。

  1、师:请同学们读读课文,你觉得影子有趣吗?找找你认为影子有趣的句子,画上横线,读一读。

  2、组织学生边读边画。

  3、教师评价:刚才发现几个同学很会学习,把找到的句子画上横线,又读了一遍。我要把这次读的机会给他。

  4、教师指名读课文,提出要求:你觉得影子有趣吗?读完后说出理由。其他同学看着书,我们听他读得怎么样。

  5、过渡:老师和同学们一起再看一遍,弄明白影子是怎么变化的。

  三、指导书写生字。

  1、过渡:同学们读得真精彩,有两个生字宝宝被吸引过来了。它们是谁呢?

  2、出示:“后、好”。指名认读、组词。

  3、师示范书写,学生书写,记住笔顺。

  4、引导学生对比观察:写这两个字时要注意什么?哪一笔最容易错?

  5、指出各笔画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6、师范写。生书写,齐说书写口诀。

  7、练写评比。生练习书写,师巡视,并提示书写姿势。

  8、组内展评,夸夸自己或别人的字,学习别人的长处。

  四、拓展创新,发展语言。

  1、过渡:同学们写字累了,咱们来放松一下吧!看,这是什么?

  教师先展示几个手影,如:大雁飞、小狗叫、小兔蹦……引起学生的兴趣后,问学生:想不想学?

  2、拓展思路:手影游戏真好玩,你还知道有关影子的哪些现象?说一说。

  3、画影子。要注意太阳公公和影子的位置,画完了评评谁画得好,画得准。

《影子》的教学设计(第7篇)

  教学目标:

  1、了解光在空气中是直线传播的

  2、通过探究各种物体的影子,明白影子形成的原因

  3、培养学生观察、探究和合作能力。

  教学重点:

  明白影子形成的原因。

  教学难点:

  知道光在空气中是直线传播的。

  教具:

  手电筒

  学具:

  球、玻璃、记录表

  教学过程:

  1、情境引入

  师:今天老师要请神秘的嘉宾到我们的教室来,左边的靠窗同学把窗帘拉开,大家猜一猜是什么来到了我们的教室?

  生齐答:阳光

  师:射进来的光线是怎么样的呢?

  学生观察并交流

  阳光进入到我们的教室后,又带来了哪位什么嘉宾?

  生找并回答(影子)

  师:这影子的形成需要哪些条件呢?

  生:充足的阳光和物体

  师:今天老师跟同学们一起来研究这个影子。老师给每一组都准备了一只球和一块玻璃,(师拿出玻璃和皮球给学生看)大家到操场上以后利用这两个物体分别造出它们的影子,并把影子和物体画下来。还要把影子和物体的各自特征描述下来,最后初步归纳出影子形成的原因。在操作的时候要注意安全。

  2、画影子、研究影子(室外)

  ①学生四人小组合作造出球和玻璃的影子并画下影子。

  ②老师把学生带到教学楼的影子下面,师:我们现在站在大楼的影子里,你能看到太阳吗?(不能)要想看到太阳我们必须站在哪里?(站到影子的外边)

  师:为什么呢?你想过吗?

  ③拿一根标杆立在太阳下,让学生给标杆的影子位置做好记号。

  师:等下课我们再来一起观察这根标杆的影子

  3、交流影子

  ①师:这形成的影子和物体有什么不一样?

  学生可以从形状、颜色、透光与不透光等各个方面来说

  师:为什么影子和物体会有这些不同呢?

  生回答

  师:那玻璃的影子和球的影子又有什么不一样呢?

  学生交流(球的影子颜色暗,玻璃的影子颜色亮)

  师:为什么会这样呢?

  学生讨论、交流

  ②师:影子、物体和太阳三者之间的位置又是怎样的关系呢?你们能不能在刚才的画上把太阳的位置画下来呢?

  学生开始画图

  师:影子、物体和太阳三者之间的位置是怎样的关系?

  学生回答

  4、研讨影子形成原因

  师:通过刚才我们在操场对影子的观察研究,你觉得影子是怎样形成的呢?

  汇报形成原因:太阳光照到物体上受阻而在物体的后面形成了影子。

  当学生回答阳光照到物体上时,被物体挡住了。师问:那光不会转弯吗?

  师生共同探讨出光在空气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师利用窗帘让一束阳光进入到教室让学生观察阳光在空气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师:生活中还有哪些现象也可以证明光在空气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学生举例。(有点难,如中午十二点的影子、手电筒)

  5、课外延伸

  师:我们知道了影子形成的原因,那么物体的影子会不会有变化呢?大家课后去观察观察刚才那把椅子的影子。

《影子》的教学设计(第8篇)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太阳在天空中位置的变化与温度.时间变化的关系;知道同一物体在阳光下影子长短和方向变化的规律;并能运用太阳和太阳光下物体的影子来辨别方向。

  2.引导学生对日常事物进行观察.置疑,养成长期观察的好习惯;培养学生合作与交流的能力。

  3.知道利用太阳光和太阳光下物体影子的变化为人们的生活做一些有益的事。

  二、教学重点:

  了解太阳在天空中位置的变化与温度.时间变化的关系;知道同一物体在阳光下影子长短和方向变化的规律;并能运用太阳与太阳光下物体的影子来辨别方向。

  三、教学准备:

  1.课前观察或回忆生活经验提示卡片。

  2.投影仪一台,银幕一个、太阳高度测量仪。

  3.每组三幅画。

  4.课件。

  四、教学过程设计:

  (一)游戏导入

  1.教师做手影游戏。

  2.学生做手影游戏。

  3.通过游戏过程中的设计,总结出影子形成的条件。

  (二)交流游戏,活动探究,总结规律,发现新知。

  1.交流观察,总结规律。

  (1)交流太阳在天空中位置变化的规律;

  (2)活动实践用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辨别方向的方法。

  (3)交流阳光下物体影子的特点。

  (4)情景模拟活动。

  2.动手作画,深化认识

  (1)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分工合作,画出上午.中午.下午三个时间物体的影子。

  (2)小组交流所画影子,教师.学生进行评点。

  (3)学生根据评点进行修改。

  3.深入探究,发现新知。

  (1)回忆知识储备,引出太阳在天空中位置的变化和温度的关系。

  (2)利用课件根据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估计时间。

  (3)利用课件根据影子估计时间。

  (三)交流生活现象,明确科学应用

  1.温度在生活中的应用。

  2.太阳光在生活中的应用。

  3.阳光下影子在生活中的应用。

  (四)总结延伸,指导课外活动

  1.总结太阳和阳光下的影子为生活增添了快乐。

  2.简介古代的日晷。

  3.提出让学生课外搜集日晷有关资料。

《影子》的教学设计(第9篇)

  教学要求:

  1认识11个生字,会写“飞、马、鸟”3个字。认识1个笔画和5个偏旁。

  2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认识有关影子的一些现象。

  教学重点:

  练习朗读、认字和理解句子是本课教学的重点。

  教学准备:

  投影 小黑板 生字卡片

  课时安排:

  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 启发谈话。

  1我说一个谜语,请你们猜一猜,谜底是什么?

  我走,他也走。我拍球,他也拍球。

  我跳,他也跳。我舞蹈,他也舞蹈。

  2板书课题。

  3齐读课题。读了课题,你想到了什么?

  二 初读课文。

  1借助拼音,自读课文。

  2指名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三 理解内容。

  你最想读那一段?

  1第一段。

  (1)书上的小朋友的影子在哪里?读一读课文。

  (2)为什么说影子像一条小黑狗?(影子是黑色的,有时很小,很像一条小狗。)

  (3)谁注意过,影子什么时候在你的前面,什么时候在你的后面?

  (4)感情读。自由读,指名读,齐读。

  2第二段。

  (1)指名读,小朋友的影子有什么变化?

  (2)从什么地方知道影子是我的好朋友?(常常跟着我,好朋友也是常常在一起的)

  (3)感情朗读。(好朋友在一起是很高兴的,读的时候,要把这种高兴的心情读出来)

  自由读,指名读,齐读。

  四 背诵课文。

  1 自由练习背诵,你是怎样快速背会的。

  2 指名背。齐背。

  五 小结。

  读了这篇课文,我们知道了影子常常跟着我们,陪伴着我们,给我们的生活增添了许多乐趣。课下观察一下,影子什么时候长,什么时候短,什么时候在前,什么时候在后。也可以在灯下观察手的影子。

  第二课时

  一 背诵课文。

  二 学习生字。

  1学习新偏旁:三撇倒八头羊字头 黑字旁 反犬旁。

  2小黑板出示生字。

  3指名读,齐读。

  4说音节,结构,偏旁。

  5说记法。

  (1)自由说。

  (2)四人小组互说。看谁记得多。

  (3)全班交流。

  加法: 后 常 跟 着 它 朋友前

  形象记忆: 影黑 狗

  6组词。四人小组学习,先给每一个字组词,再挑两个组的最多的组词,看哪组组的词最多。

  7重点:

  影:电影 影子倒影 影碟 合影影片

  黑:黑色 黑板黑洞 黑豆 黑白分明黑夜

  三 巩固生字。

  1读字组词。(自由读,指名读,指名领读)

  2去掉拼音读。(自由读,组长检查读,开火车读)

  3做游戏---找朋友。

  四 做练习。

  1说说下列词的反义词。

  前----( ) 右----( ) 黑----( )

  2谁会说。

  我的前面是( )

  我的后面是( )

  我的左面是( )

  我的右面是( )

《影子》的教学设计(第10篇)

  一、教学目标:

  (一)科学知识与技能

  1.认识一天中温度和影子的变化与太阳的运动关系;

  2.知道产生影子的条件;知道太阳每天在天空中运动的模式;

  3.能利用太阳辨认方向。

  (二)过程与方法

  做控制变量的探究影子形成的实验,并做好实验记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尊重通过实验获得的科学证据;

  2.愿意合作与交流;

  3.乐于将太阳与影子的知识科学地应用于生活实际。

  二、教学重点:

  1.认识一天中温度和影子的变化与太阳的运动关系;

  2.知道产生影子的条件;知道太阳每天在天空中运动的模式;能利用太阳辨认方向。

  三、教学难点:

  1.分析影子变化的规律;

  2.根据影子的变化推测太阳位置的变化;

  四、教学准备:

  手电筒、铅笔、蜡烛、硬纸板等。

  五、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猜一猜

  师:人人有个好朋友,

  乌黑身子乌黑头,

  太阳光下伴你走,

  一到黑处就分手。

  2.学生猜谜。

  生:谜底是影子。

  3.师:关于影子你还知道哪些?

  小组交流后汇报。

  小组一:晴天时,大树有影子.篮球架也有影子。

  小组二:有阳光时就有影子。

  小组三:有灯光时也有影子。

  小组四:阴天时没有影子。

  小组五:有太阳的时候才能看到影子。

  谈话:你们知道的还真不少,影子和太阳确实有关系,我们今天就来研究这个问题。(板书课题:8.太阳和影子)

  (二)探究新知

  探究影子产生的条件

  1.提出问题

  谈话:在什么情况下会有影子呢?

  2.猜想假设

  小组讨论交流后汇报。(在有光的情况下会有影子。)

  3.设计方案

  小组交流后汇报。(利用灯光.透明卡片.不透明的卡片等材料做投影游戏。)

  4.实施探究

  小组内探究,师巡视指导。

  5.展示交流

  你在做游戏时,有哪些发现?

  我的发现:“灯光越亮影子越黑”;

  “卡片离灯光近影子大,离得远影子小”;

  “透明的卡片没有影子,不透明的卡片有影子”;

  “关上灯就没有影子”

  小结:有光,有不透明的物体是产生影子的两个条件。

  探究太阳与影子的关系

  1.提出问题

  谈话:一天中,阳光下同一个物体的影子的长短和方向有没有变化?各是怎么样变化的?

  2.猜想假设

  小组讨论后交流。(一天中物体的影子早晨和傍晚长,中午短;影子和太阳的方向相反。)

  3.制定方案

  我们应该怎样设计实验来验证我们的猜想呢?小组交流后汇报。各小组互相补充形成方案:

  把铅笔立在白纸上,用手电筒的光充当太阳的光,模仿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移动,分别在铅笔的左上方.正上方和右上方慢慢移动手电筒,观察铅笔的影子的变化情况并分别画下来。

  更换不同高度的铅笔重复做几次。

  4.实施探究

  各个小组选择实验材料,分工合作试验。师巡视指导。

  5.展示交流

  (1)各小组汇报实验发现及结果。

  (2)师生总结:

  A阳光下任何不透明的物体都有影子,影子都在物体背着太阳的一面;在同一时刻,任何直立的物体的影子方向都是相同的。

  B阳光下物体的影子在一天中有方向的不同和长短的变化,物体的影子早晚最长,中午最短。影子运动的方向与太阳运动的方向相反。

  C因为太阳位置的变化,会发生斜射与直射的变化。一天中的气温不同,也与直射.斜射有关,中午直射气温高,而早晚斜射气温低。

  探究太阳位置的变化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1.各小组自由交流。

  2.汇报交流。师利用课件展示有关图片或播放有关视频。

  3.师生小结:人们可以利用太阳辨别方向。太阳位置的变化会引起影子的长短变化,影子的方向变化,温度的高低变化,会影响农民的生产及生活规律,会影响动植物的生长等。

  (三)拓展创新

  请课下查找资料,了解古代人们是怎样利用物体的影子计时的。我们下节课将进行交流。

  • 太阳是大家的教学设计 推荐度:
  • 《四个太阳》的优秀教学设计 推荐度:
  • “平移和旋转”教学设计 推荐度:
  • 和时间赛跑教学设计 推荐度:
  • 陶罐和铁罐教学设计 推荐度:
  • 相关推荐
最新知识
  • 人力资源报告(18篇)

    人力资源报告(18篇)

    人力资源报告(第1篇) 一、知识经济对企业的挑战 知识经济时代,企业要想具有竞争优势,必须寻求一种有效的知识管理方式,从而增强企业的竞争力。美国当代管理

    2024-10-21
  • 毕业生实习报告(11篇)

    毕业生实习报告(11篇)

    毕业生实习报告(第1篇) 对于毕业生来说,实习是大家进入社会体验社会的一个必经的一段经历,它使我们在实践中了解社会,巩固知识,实习又是对每一位毕业生专业

    2024-10-21
  • 感受家乡的变化作文范文1000字(14篇)

    感受家乡的变化作文范文1000字(14篇)

    感受家乡的变化作文范文1000字(第1篇) 我的家乡是人间天堂美丽的杭州。在那里,西湖如妙龄少女,亭亭玉立、婀娜多姿;钱塘江如蜿蜒巨龙,气势汹涌、奔腾万里。

    2024-10-21
  • 声音作文400字(20篇)

    声音作文400字(20篇)

    声音作文400字(第1篇) 秋天,有的人喜欢小鸟的鸣叫声,而我却喜欢小溪的流动声。 小溪边,小朋友正在拿着又扁又平的砖块打水漂,砖块就像一条条红色的小鱼一样

    2024-10-21
  • 西游记续写作文(15篇)

    西游记续写作文(15篇)

    西游记续写作文(第1篇) 唐僧师徒四人取得真经后,各自有了不同的去处。 唐僧带着沙和尚,到各个寺庙讲经说法,每天吃斋、念佛、打坐,日子过得清净平淡。 孙悟

    2024-10-21
  • 产品策划书模板(14篇)

    产品策划书模板(14篇)

    产品策划书模板(第1篇) 一、策划此次销售活动的目的 针对团队当前现状,特提出本次销售计划,经过此次活动到达以下目的: 1、让团队建设小组明白该怎样建设团

    2024-10-21
  • 上海野生动物园作文(13篇)

    上海野生动物园作文(13篇)

    上海野生动物园作文(第1篇) 上海野生动物园位于上海浦东新区南六公路178号,距上海市中心35公里,占地约2300亩,是由上海市人民政府和中国国家林业局合作建设

    2024-10-21
  • 研究报告五年级(18篇)

    研究报告五年级(18篇)

    研究报告五年级(第1篇) 大家好,这里是家庭天气播报节目。今天由我来播报我们家的天气情况。 八点到九点,我们家的天气是晴天。我妈妈很高兴,因为今天要去看

    2024-10-21
  • 《小王子》英语读后感(18篇)

    《小王子》英语读后感(18篇)

    《小王子》英语读后感(第1篇) Today,I read the book of the little prince. This book is mainly about: the little prince from the earth,and then went to

    2024-10-21
  • 创新创业计划书范文2024(20篇)

    创新创业计划书范文2024(20篇)

    创新创业计划书范文(第1篇) 为了推动我校的校园创新创业文化建设,营造浓郁的创新创业氛围,进一步引导大学生学习创业知识、树立创业意识、培养创业精神和提高

    2024-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