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长津湖》有感(第1篇)
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
《长津湖》是送给建党100周年和纪念抗美援朝71周年的一份大礼,也成为了中国人民今年国庆节必不可少的电影大餐。
我环顾四周,觉得影院里的气氛好严肃,观众们似乎都被带入了当年中国志愿军雄赳赳气昂昂前往朝鲜战场的场景。突然,一股无比冰冷的寒气扑面袭来。我一扭头,看见美军师长史密斯正在向冻成冰雕的中国志愿军战士们敬礼,嘴里说了一句:“我们永远不可能战胜这样意志坚强的军队”。再看战士们,一个个神情泰然自若,他们昂首挺胸,不畏生死,有的趴着瞄准射击,有的拿起手榴弹正要投掷……
这是一群跨过鸭绿江,背靠新中国的人。71年前,他们告诉了世界,不相信有完不成的任务,不相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不相信有战胜不了的敌人。吞雪入腹,只为以刚克钢,沸腾的热血永远不会冻住,且看当年雪,浩瀚犹荡然。他们在长津湖上创造了战争史上的奇迹,书写了共和国历史中不可磨灭的一页。
摸着胸前的红领巾,想到影片中指导员梅生对连长伍千里说,“我们出生入死,就是为了让我们下一代不再打仗。”此时,我更能深刻理解红领巾是用革命先烈的鲜血染成的这句话的含义,我们怎能不好好珍惜现在的美好生活?
今天的中国大地上,五星红旗猎猎飘扬。当我走在马路上,感受到路面不再是泥泞道路,而是宽敞的柏油路;漆黑的夜晚,路边一排排明亮的路灯照耀着整座城市,让城市变得更加熠熠生辉;以前,一间间小茅草屋变成了一幢幢高楼耸立的大楼……原来道路上屈指可数的汽车,如今已成为了家家户户的私家车;以前,大街上招手即停的人力黄包车,如今,已被滴滴出行所取代;原来,杭州到北京的绿皮火车需要两天,如今,能坐着复兴号、磁悬浮列车,哼着小调,欣赏着美景,当天往返;以前“大哥大”手机是稀罕物,如今,全中国14亿老百姓都用上了智能手机;原来不便的交通,匮乏的物资,如今,手指轻轻一点,淘宝、京东等电商快速送到家。生活条件越来越好,人们幸福着、享受着、快乐着……
C919客机搏击长空,振臂高呼;嫦娥奔月,神舟飞天,遨游太空;蛟龙入海,奋斗起航,探索海洋。中国科技发展日新月异,创造了一个个世界奇迹。
感叹中国之伟大,跨越贫穷奔向小康。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东亚病夫”变成了“世界巨人”,我为我是中国人而感到骄傲和自豪!
冰雕丰碑,诠释着中国力量;传承革命精神,强国有我!
观《长津湖》有感(第2篇)
十月一日国庆节这天,我和爸爸一起来到电影城,观看了由吴京,易烊千玺主演的“长津湖”这部电影。
这部电影讲述了1950年中国志愿军抗美援朝最激烈的.一场战役——长津湖战役。长津湖影片主要讲述了中国志愿军第九兵团在长津湖围困美军陆战第一师,并成功重创美军陆战第一师的事迹。
电影中的每一个情节都让我有深深的感触。其中一个场景讲述的是志愿军和美军在一场阵地的争夺战中,杨根思带着一个排的兵力和美军大战了八个回合,第九回合,阵地上战得只剩下杨根思一人,但杨根思并没有放弃,拿起牺牲战友身旁的炸药包,引燃火线,视死如归地向美军跑去,最终跟美军同归于尽。这种舍生为国的精神深深地震撼着我。
在这场战役中,在零下35度的低温下,我国志愿军战士穿着单薄的棉衣吃着如石头般坚硬的土豆,而美军穿着厚厚的羽绒服,呢子大衣,登山鞋和手套,肆意地吃着感恩节丰富的大餐。我国志愿军战士端着步枪,扛着炸药包,对抗着有飞机,大炮,坦克的现代化装备的美军,在凛冽的寒风中,甘愿化作成冰雕,丝毫不愿退缩半步。这种无私的奉献精神,全部来自于他们对新中国的热爱和对未来的美好生活的憧憬与渴望,他们是最可爱的人。
我们作为新一代的接班人,一定要努力学习,为国家建设奉献力量,使祖国更加强大,这样才对得起70多年以前为让我们免于硝烟,过上美好生活而牺牲生命的英勇烈士们。
观《长津湖》有感(第3篇)
一个十几岁的少年,会做什么?放到现在,可能就是一个还在上学,甚至没有自己的目标,对人生很迷茫的孩子。但是在新中国建立之时,也有可能是一个伟大的英雄。
《长津湖》这部电影讲述的是中国抗美援朝时期的历史事件,电影主人公“伍万里”就是一个英雄。他本应该是一个无忧无虑、自由自在的孩子。可在那个战火还未平息的年代,他义无反顾地参军去了。现在的你是否设想过,自己如果生在那个年代,会不会做出同样的决定?
电影中有这样一个片段:在我国军队乘列车到达山谷时,美国侦察机来了,对于美军这样强大的对手,我们的军队临危不惧,在那样短的时间内,争分夺秒地从列车上拿物资,只为能够在战争中有足够的资源储备。最后,列车被美军飞机扔下的炸弹给炸毁了。那种场面,虽然我们没有真正经历过,但不得不承认,那是真实存在的历史。
还有另外一个片段:晚上,我军与美国军队展开了一场惨绝人寰的战争。美军有坦克和炸弹,可我们只有枪和刀。面对这样威力强大的武器,我军战士没有丝毫泄气和惧怕。那次,伍万里第一次拿起枪开始杀敌。当时他只有十几岁,可想而知,这要克服多大的心理恐惧?
在零下40多度的寒冷天气,我们的军人没有厚棉衣穿,只能吃被冻得发硬的土豆。而美国军人却有大鱼大肉,看到这里我心里有一阵心酸,这些难以下咽的,甚至不能算作食物的东西,难道就是战士们用来填饱肚子的吗?
我们出生在和平的年代,这是先烈们用血肉之躯换来的,可是现在仍有人不思进取。中国的建设需要人民的努力,作为新一代青年,我们应目标明确、心系祖国。而作为学生,我们的知识储备和道德素养正是使中国越来越强大的基础。我们应时刻铭记中国历史,不能忘却!中国的未来应由我们来承担!
观《长津湖》有感(第4篇)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
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10月6号这天,妈妈带我去观看电影《长津湖》。它是以抗美援朝战争第二次战役长津湖为背景,讲述了一段波澜壮阔的历史。71前,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作战,在极寒严酷的环境下,凭着钢铁般的意志和坚定的决心奋勇杀敌,扭转了战场的态势,打出军威国威的故事。
在观看这部电影的时候,哭了一次又一次。看着那血腥的场面,看着那冲在前锋的烈士一个又一个的倒下,听着那枪炮声一个个地打响。美军他们开着坦克、飞机……等各种先进装备,而我们的中国志愿军却只能拿着步枪、机枪冲锋、面对火力强大的美军,无数的志愿军冲锋陷阵,一往无前,丝毫不惧敌人的炮火。
在感恩节这天,美军穿着厚厚的棉服,吃着美味佳肴。而我们的志愿军却蹲在雪地里,穿着薄薄的军衣,啃着已经被冻硬崩掉牙的黑土豆。正是他们不怕牺牲、吃苦耐劳精神最终战胜了美军。我很喜欢梅生对她女儿说过的一句话—“我们现在打仗,就是为了下一辈不再打仗”。再次让我泪流满面。
最让我震撼的是“冰雕连”!当美军路过时,发现中国军队的枪口正对着他们,他们立刻下车警戒,等了很久才发现中国军队已经全部冻成了“冰雕”!美军都忍不住向他们致敬,并感慨“有这种决心的军人,谁能打得赢?”而中国军人的决心是不让下一辈再面临战争!
正是他们奋不顾身,英勇无畏的精神,才取得了抗美援朝的最终胜利!
我们是中国人,死是中国魂。他们为了下一辈不再打仗,宁可牺牲性命。我们应当铭记历史,致敬英雄!
谢谢大家!
观《长津湖》有感(第5篇)
我听说有一部很有名的电影《长津湖》,很想去看看。今天我终于看到了这部时长三个小时的电影。
长津湖之战是志愿军第九兵团和美国最王牌的北极熊兵团之间的一场强强对决。原本在休息中的军人们一接到集结指令,就坐上北上的火车奔赴朝鲜。长津湖地区温度很低,零下三十五度左右,战士们没有棉衣更没有棉帽,后面连吃的都只有冻土豆,在这么恶劣的环境下战士们就是靠着顽强的毅力,伟大的理想一直坚持到胜利。
美国军队武器很多,大炮、坦克、飞机……这都是当时最先进的武器,而我们中国志愿军是小米加步枪,可我们一点也不怕美国,我们用智慧和战略打赢了武装到牙齿的美国大军。
我想对你们说:“志愿军叔叔!你们辛苦了,我永远忘不了你们那时的模样,你们用生命换来山河无恙,现在的中国拥有先进的武器,精良的部队,你们放心吧!再也没有人敢欺负我们了!”
观《长津湖》有感(第6篇)
国庆期间,妈妈带我去电影院观看了《长津湖》这部电影,令我感触颇深。
我们的革命先烈们,不顾一切地去抗美援朝。但我们为什么要帮朝鲜对抗美国呢?我不禁转头问向妈妈。妈妈说:“那时新中国刚刚成立,百废待兴,而朝鲜战争会威胁到中国安全,所以我们要抗美援朝。正是因为那些无名英雄的奉献,才有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
剧中,寒冬腊月,在零下四十多度的温度里,他们在雪地里一动不动,在雪地里待了三天三夜,这得有多大的毅力啊!“这一战,如果我们不打,就是我们的下一代要打,希望下一代活在一个没有硝烟的年代吧!”现在,我们过着幸福生活,不正是我们的革命先烈们所希望看到的吗?
电影中,不仅画面感人,台词也很有教育意义。“一颗蛋,如果从外面被打破,注定成为食物,而如果从里面啄开,没准是中鹰!”这句话深深印进了我的脑子里。是的,每个人只有自己去体会,去成长,变得强大,才会有破壳而出的一天!才会有破茧成蝶的一天!伍万里问老兵:“杀美军多少人就可以算是大英雄?”“上了战场,就是英雄!”这句话令我印象深刻。上了战场,你就是英雄!
当美军在感恩节吃着美味的蔬菜时,而我军却在风雪中吃着冻土豆。有些小兵甚至连牙都磕掉了。这时,我想:我们军队一天的口粮只有一颗土豆。而我每天吃美味的食物,有时吃不下还会倒掉,这盛世幸福生活,正是先烈们用命换来的。以后,我要珍惜粮食,不再浪费了。
我们生在红旗下,长在春风里,愿以吾辈之青春,捍卫盛世之中华!祝祖国生日快乐!
观《长津湖》有感(第7篇)
抗美援朝电影《长津湖》上映,国庆佳节,让我们一起走进长津湖战役,致敬最可爱的人!
一九五零年十一月二十七日,朝鲜零下四十度寒冬,长津湖战役打响。我军战士为了赶时间,来不及换上厚棉衣,仅穿着从南方带来的薄棉衣,在自然环境异常恶劣的长津湖,与装备齐全的美军精锐“北极熊团”展开激战,胜算渺茫...
志愿军徒步前进,没有后勤补给,只好吃能硌掉牙的硬土豆为食,硬吞雪块解渴。在水门桥,“敢死队”用血肉之躯炸毁生死桥;在长津湖畔,百名战士化作晶莹的冰雕,到死枪口仍朝着美军方向……
在志愿军的顽强斗争下,美军防线被捅得七零八落,自视160年没打过败仗的美军节节退败,从鸭绿江边一路被打回到“三八线”。在清川江,西线志愿军彻底粉碎了美军“在圣诞节前占领整个朝鲜”的可笑图谋。
战士们誓死保卫的不仅是长津湖一战,更是从此可以挺直的中国脊梁,是可以高呼的“中国万岁”!
影片中七连连长伍千里说;“我们把该打的仗都打了,我们的后代就不用再打了”。他离家时的黎明,预示着朝阳即将来到。我们将永远铭记他们,铭记这段历史。
“如今这盛世,如您所愿”,是的,我们伟大的祖国如今繁荣昌盛。这部电影可以让更多人记住那些为后辈牺牲自己的先烈们,是他们让我们看到了信念的力量,如果信念有颜色,那一定是中国红!
影片中每个活生生的角色,都象征着这个国家、这个民族不屈的灵魂。强调,要在继续继承和弘扬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所以,在今年国庆节,观看这样一部电影,也是深入学习贯彻“七一”重要讲话精神的一种学习方式。
“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历久弥新”!
“伟大的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永垂不朽”!
观《长津湖》有感(第8篇)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
国庆期间,我去观看了电影《长津湖》,热血沸腾之后让我明白了一些道理。
志愿军七二团三连连长杨根思,是一位了不起的大英雄。在小高岭战斗中,全连连续击退美军八次进攻,直到最后,全连只剩下他一个人,仍然在坚守阵地。最后一刻,他选择的不是投降保全性命,而是点燃炸药包和敌人同归于尽,年仅二十八岁,真正做到了阵在人在!面对困难,他做到了永不退缩,勇敢面对!
在攻打美军王牌军北极熊团驻扎的机场战役中,当大军已经占据优势控制住机场时,敌方飞机向机场中央投掷了一枚燃烧弹,它的周围都是我们志愿军战士,不远处敌军战斗机群正向寻找轰炸目标,一旦锁定燃烧弹,周围大批志愿军战士将面临灭顶之灾。这时候,雷公将标识弹抱上吉普车,冒着密集的炮火,忍受着炮弹擦过脸部的剧痛,冲往美军阵营,保全了全连,牺牲了自己。临别时说的“不要把我一个人留在这里”,还哼着一曲祁蒙山小曲,仍然让我记忆犹新,心情久久不能平静!面对危险,他选择的是牺牲小我来保全大我!
在美军溃败的路上,美军发现了埋伏在道路旁的志愿军,但是整个连队全部失去了呼吸,变成了一个个冰雕。他们缺乏保暖装备和粮食供给,整整饿了三天,但是仍然保持着战斗状态,在雪地里一动不动,为的就是完成潜伏任务,随时歼灭敌人!正是这种视死如归的精神,抗美援朝战争才能最终获得胜利,我们才有今天的和平生活!
现在我们的生活水平是越来越好,但是在当时那种情况下,他们却连一口热乎的饭菜都不能吃上。和这些相比,我们在学习上遇到的困难又算是什么呢?我们要敢于直面这些问题,不断提高自己。面对困难,我们要勇敢面对,绝不退缩和逃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