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开国大典》教学反思(7篇)

发布时间:2024-10-21 18:26:50

《开国大典》教学反思(第1篇)

  《开国大典》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在首都北京举行典礼的空前盛况,本课先写了举行开国大典的时间、地点和参加人员;接着写了天安门广场的位置,及广场的情况;再接着写了开国大典的盛况;最后讲了xxx队伍。

  由学生边默读边找出文章描写这一隆重、热烈、庄严、盛大氛围的语句加以体会。

  首先,播放“开国大典”的有关录像镜头。让学生感受开国大典的盛况,初步体会到建立了新中国,人们无比自豪、激动的心情。

  其次,本文第二大段,讲了天安门广场的位置,天安门城楼的布置等情况。在教学这段时,在学生读懂课文内容的情况下,引导学生画一画“丁字形广场。然后让学生介绍为什么这样画。这样学生通过动笔画,对此段内容就有了较清楚的了解。课文第三段写了“开国大典”的盛况,这一段按照典礼进行的顺序来写。读熟课文,理解“开国大典”的盛况的顺序。在比较理解的基础上,再引导学生朗读,可分别采用齐读、轮读、边读边鼓掌的形式读。语调要高昂,情绪要饱满,体会出人们无比高兴、自豪、激动的心情。

《开国大典》教学反思(第2篇)

  上完了《开国大典》一文,感受颇深,其中最大的感受就是在我们多媒体走进课堂的这天,我突然发现孩子们更愿意看,而不愿想象了。

  这天我所讲的《开国大典》,这离孩子们比较远,理解起来有必定的困难,所以在备课的时候我当然在网上找了一些“开国大典”的录像筹备给孩子们看。课上,我们刚把课文读完两遍,一个学生便迫不及待地对我说:“老师,您带我们到多媒体教室来上课确定有录像,先让我们看看吧”“你想看什么录像?”我问。“开国大典隆重的场面呀,老师是什么样的呀?”孩子的一句话让我打了个冷战,因为作者把开国大典的盛况描述得既明确又活泼,而此刻我的学生没有用自我的头脑去理解,去想象,而是在等我给他们放录像。我长吁了一口气,要求学生们一边听读,一边闭目想象,睁大灵动的眼睛,到语言文字中去看,去想象。努力使原文字成为语言形象。这些形象,包含着学生对语言好处的溶解,对语言情绪的感悟,以及语言内涵的感悟。从而充分调动学生知识和形象的原始积聚,并在与新的知识进行同构、重组及与学生语言、学生情绪发生碰撞中促使学生进行新的摸索,发明新的形象,从而使句子的内涵变成具体的形象在眼前浮现,化作了逼真的情绪在心中涌动。最后,在学生想象、表述的基础上我才给孩子们看了《开国大典》的录像,看看自我想象中的开国大典的场面与录像中的开国大典的场面有什么异同?孩子们兴趣很高,说得头头是道。

  这节课,我在为我学生精彩的表现鼓掌的同时我也在反思:多媒体以图文并茂、声像俱佳、动静皆宜的表现情势,以跨越时空的非凡表现力,大大增能人们对抽象事物与过程的理解与感受,从而将课堂教学引入全新的境界。作为语文教师,我也充分认识到了多媒体的运用对语文教学带来的可喜变更,在教学实践中,我也多次运用多媒体来上课,然而这天我在品尝了多媒体带来的甜美滋味的同时,也确实感觉到了一些苦涩味道。多媒体教学手腕在创设教学情境的同时有时也会无意抹杀课堂的活泼性及孩子们的想象力。因此,我以为,多媒体教学的实行,要思考学科的张力和可发明性,任何手腕都是为更好地教学服务的,而此刻涌现了一种“怪”现象,有的老师要讲公开课,不是先想教案怎样写,而是先思考课件怎样找?怎样做?如果在语文课堂中这样使用多媒体,那么它带来的丧失,绝非“东施效颦”一词能够了之的。我们不否认多媒体教学手腕在语文学科带来的巨大作用,更不是要在语文教学中拒绝多媒体。多媒体进入语文课堂是大势所趋,但对语文学科而言,它存在的弊端也是不可疏忽的,这需要我们选取性地运用,让多媒体能更好地施展他的作用。

  以上观点仅是一家之言,不当之处,肯请同行不吝赐教。

《开国大典》教学反思(第3篇)

  《开国大典》这篇课文记叙了1949年10月1日在首都北京举行开国大典的盛况,表达了中国人民对新中国诞生无比自豪、激动的感情。

  相关的历史史实学生了解太少,很难体会文本所表达的情感。为了让同学们更深刻感悟新中国成立给中国人民带来的喜悦与自豪,我抓住“大典”的中心环节,充分利用视频资料,让同学们感受开国大典的盛况,感受人民群众激动、兴奋的心情。

  学生观看了毛主席的讲话视频,听到毛主席的宣告时产生的那种激动、兴奋的心情,然后带着这种心情进入到课文中去。在文字中去感受人民翻身当家作主人的骄傲,自豪,学生带着情感进入文本,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学法指导的基础上,学生能够抓住重点词,如“升国旗”部分,“欢呼”一词出现多次,教学时让学生找出带有“欢呼”一词的句子,体会每一次是在什么情况下欢呼起来的?表达了人们怎样的思想感情?在理解的基础上,再引导学生朗读。接下来交流讨论,彼此启发,使思维活跃起来。

  课后在读熟课文,理解了内容的基础上,让学生以《欢乐的夜晚》为题写一个片段,写出夜晚灯火焰花交相辉映的情景,再写参加活动人员的表现,学以致用,将文章内容内化为自己的语言,效果应该会更好。

《开国大典》教学反思(第4篇)

  因课文篇幅较长,细读课文时要抓住重点,长文短述。可先让学生独自思考,在每一段中找出描述人民群众动作,神态,语言的词语和句子,领悟课文的思想感情。然后进行讨论,能够先小组讨论,再团体交流。学生在谈自我对课文中心思想的体会是,教师要多注意语言表达方面的问题,而不宜用同意的要求束缚学生的思维。经过讨论,使学生领悟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为了反映人民群众热爱党,热爱领袖,热爱新中国的思想感情。

  朗读训练,语感训练是语言本事训练的重要组成部分。朗读是训练学生语感的主要方法。教学中,一是要让每个学生都能自由朗读,二是对课文中描述群众热烈欢呼的心境激动的语句要重点指导朗读。三是播放《开国大典》的录象片段,再现开国大典的真实情景,让学生选择其中的一个场面进行朗读。这样既易于抒发感情,又利于学生领会中心思想,还有助于学生背诵记忆,积累词语,句子。四是在熟读的基础上,指导学生背诵第6~8自然段。指导背诵不仅仅要交任务,还要教方法。能够让学生在理解句意,句群关系的基础上,有意记忆背诵;能够采用先摘录每句头几字作为背诵提示的“头字背诵法”;能够采用分自然段,逐段滚雪球试背诵;也能够采用重点突出法,先抓好第7自然段的背诵。

《开国大典》教学反思(第5篇)

  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到来之际,我们学习《开国大典》这一课,对于学生来说意义深远。

  为了上好这一课,课前我认真研读教材,把握教材的整体,紧扣文本的重难点,进行课堂教学的设计。

  课堂上,首先进行基础知识的学习和课文背景的介绍,让学生了解国旗,国歌等相关知识链接。然后带领学生一起阅读文本,从整体上把握文章的结构与条理,把整个开国大典分成几个环节,让人们从中体会当时人们自豪,激动的心情。第三就是重点学习阅兵盛况的段落,逐字逐句分析,让学生理解点面结合的写作手法。

  从课堂情况来看,学生们听课比较认真,有一定的积极性,能够及时做批注,课后作业完成良好,并能够仿写文中点面结合的手法进行了小练笔。课堂效果良好。但个别后进生依然存在学习上的困难!

《开国大典》教学反思(第6篇)

  《开国大典》是五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的课文,《开国大典》记叙了1949年10月1日首都北京举行开国大典的盛况。虽然篇幅较长,但是结构清晰。良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以三分钟国庆阅兵仪式视频导入,为本课学习做好铺垫。

  在检测完生字词预习情况抛出三个问题:

  1、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旨在让学生理清文章脉络)

  2、大典进行前、进行时、进行后分别对应第几段?(考查学生的阅读理解力)

  3、重点描写了哪一阶段?这一阶段都有几个环节?各环节群众反映如何?(考查学生细读、阅读分析能力)

  三个问题环环相扣,层层深入。而我执教过程中思路清晰。尤其是第三环节,学生小组内合作,先自己思考,而后交流讨论。

  执教《开国大典》一课后,我反复回忆自己的教学过程,

  或许某些环节有些欠缺。课堂学生朗读环节较少,知识性强导致部分男生缺乏学习兴趣。

  课下我与学生交流,询问其喜欢什么样的课堂?孩子大都回答幽默有趣的,我想如何让语文课在学习知识的基础上上的更生动有趣?是我将要做到的。

《开国大典》教学反思(第7篇)

  我本次执教的是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开国大典》,《开国大典》是一篇经典长文,写的是1949年开国大典这一历史时刻,宏伟壮观的场面,人们的表现和翻身做主人的无比激动的心情。课文按时间顺序描写,逐个场面转换,在宏伟的气势、概括的叙述中,也有精彩的细节描写,用词准确凝练是本课的一大特色。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一、读准生字,读通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二、重点学习典礼的主体部分,初步了解场面描写的方法。

  三、抓住重点词句体会人们热爱新中国、热爱领袖的思想感情。感受毛泽东的伟人风采,体会中国人民为新中国的诞生而激动、自豪的思想感情。

  首先,对于了解课文的内容,我让学生自由读课文,通过让学生自己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课文讲了哪几件事情,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在重点学习教学《开国大典》的“典礼”这部分时,这是一个动态的场面描写。我先让学生理清脉落:典礼开始,领导就位──奏国歌──宣布政府成立──开国旗,鸣礼炮──宣读公告。然后找准“宣布政府成立”这一语例,重点让学生欣赏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通过无线电的广播,传到长城内外,传到天山南北,传到白山黑水之间,传达大河长江之南,使全中国人民的心一起欢跃起来。这一排比句,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的匠心,揭示其中的写作方法,从而达到积累语言的目的,接着抓住这一节中的“欢呼,欢跃”两词,根据排比句型的迁移和对课文的理解,设计训练。

  语文是一门情感丰富的学科,其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心灵的震撼和影响是深广的,有力度的。那些飞扬着作者浓郁的人文灵性的语言文字含蕴着丰富的情愫。由此可见,真正的语文教学不再只是以传授知识作为唯一目的,而是融人的言语情感,言语体验和言语实践于一体的人文教育。正如《语文课程标准》中所提到的:“要注重情感体验。”“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的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那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激发学生情感,增强情感体验,使语文课堂生活洋溢着人性之美呢。除了通过视,听手段把学生带入某种情境中以外,还可让学生直接进入文中角色中去,设身处地去感受他人情感,共享他人快乐,分担他人的痛苦,移他人之情于自己的心中,触发情感转化。

  在实现第三项教学目标时,我先让学生观看《开国大典》、奥运会神八飞天时升国旗时的视频片段,让学生体会这一面面五星红旗升起,是在一次又一次向世界宣告:昏睡的雄狮苏醒了,发威了;东方的巨人崛起了,强大了。这第一面五星红旗的升起也会成为我们心中永不褪色的记忆。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和自豪感

  教学中,视频的适当应用,也起到了背景铺垫、情境营造、升华感情、对比感受、强化体验的效果。这对历史感较强,年代较久远的内容,无疑也是必要的。我们可喜地看到,两位执教老师在教学中,还力求课前谈话调节氛围,课中与学生平等交流、注意倾听的种种细节,让我们体会到课改中所提倡民主平等合作的和谐课堂、民主课堂、人文课堂的理念正渗透进老师心灵深入,自觉外化为教学行为。

  最后在课后延伸中让学生自己假设自己在1949年10月1日,站在天安门广场上······让学生直接进入文中角色中去,设身处地去感受当时那激动人心的时刻和无比自豪的感受。

  这堂课中,朗读指导没有体现层次性。在学习课文的重点段必须要充分地学生多形式、多层次的朗读与评价,才能体会首都人民的兴奋、激动、自豪的心情。离不开教师的指朗读指导。但课堂中出意两次小小的意外,打乱了思绪,不够镇定、冷静,导致对教材的处理没能完成课前的预设,未能体现朗读的层次性。

  “细节决定成败”,是我本次公开课后得到的教训。教师要做教学的有心人,只有关注课堂细节,生成才能别样精彩。

最新知识
  • 人力资源报告(18篇)

    人力资源报告(18篇)

    人力资源报告(第1篇) 一、知识经济对企业的挑战 知识经济时代,企业要想具有竞争优势,必须寻求一种有效的知识管理方式,从而增强企业的竞争力。美国当代管理

    2024-10-21
  • 毕业生实习报告(11篇)

    毕业生实习报告(11篇)

    毕业生实习报告(第1篇) 对于毕业生来说,实习是大家进入社会体验社会的一个必经的一段经历,它使我们在实践中了解社会,巩固知识,实习又是对每一位毕业生专业

    2024-10-21
  • 感受家乡的变化作文范文1000字(14篇)

    感受家乡的变化作文范文1000字(14篇)

    感受家乡的变化作文范文1000字(第1篇) 我的家乡是人间天堂美丽的杭州。在那里,西湖如妙龄少女,亭亭玉立、婀娜多姿;钱塘江如蜿蜒巨龙,气势汹涌、奔腾万里。

    2024-10-21
  • 声音作文400字(20篇)

    声音作文400字(20篇)

    声音作文400字(第1篇) 秋天,有的人喜欢小鸟的鸣叫声,而我却喜欢小溪的流动声。 小溪边,小朋友正在拿着又扁又平的砖块打水漂,砖块就像一条条红色的小鱼一样

    2024-10-21
  • 西游记续写作文(15篇)

    西游记续写作文(15篇)

    西游记续写作文(第1篇) 唐僧师徒四人取得真经后,各自有了不同的去处。 唐僧带着沙和尚,到各个寺庙讲经说法,每天吃斋、念佛、打坐,日子过得清净平淡。 孙悟

    2024-10-21
  • 产品策划书模板(14篇)

    产品策划书模板(14篇)

    产品策划书模板(第1篇) 一、策划此次销售活动的目的 针对团队当前现状,特提出本次销售计划,经过此次活动到达以下目的: 1、让团队建设小组明白该怎样建设团

    2024-10-21
  • 上海野生动物园作文(13篇)

    上海野生动物园作文(13篇)

    上海野生动物园作文(第1篇) 上海野生动物园位于上海浦东新区南六公路178号,距上海市中心35公里,占地约2300亩,是由上海市人民政府和中国国家林业局合作建设

    2024-10-21
  • 研究报告五年级(18篇)

    研究报告五年级(18篇)

    研究报告五年级(第1篇) 大家好,这里是家庭天气播报节目。今天由我来播报我们家的天气情况。 八点到九点,我们家的天气是晴天。我妈妈很高兴,因为今天要去看

    2024-10-21
  • 《小王子》英语读后感(18篇)

    《小王子》英语读后感(18篇)

    《小王子》英语读后感(第1篇) Today,I read the book of the little prince. This book is mainly about: the little prince from the earth,and then went to

    2024-10-21
  • 创新创业计划书范文2024(20篇)

    创新创业计划书范文2024(20篇)

    创新创业计划书范文(第1篇) 为了推动我校的校园创新创业文化建设,营造浓郁的创新创业氛围,进一步引导大学生学习创业知识、树立创业意识、培养创业精神和提高

    2024-10-21